2024|11月號
觀察/一座召喚情感與認同的博物館
2024|11月號
生活/我們眼中的新北市美術館
2024|11月
人物/編織人與人之間的美麗網絡
2024|11月
EXHIBITION
EVENT
「穿山而過(Passing Through)」以各異媒材的筆觸和線條勾勒出一幅幅與地景共生的樣態,並輻射出於作品內外、彼此之間因應間隙而生的碎散空間。通過充滿穿透性,富含份量感的「空」,以素描與寫生的姿態描繪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
沿山而行,穿山而過。
「穿山」除了講述作品如何與自然相互依存,藉由其形貌與美術館周遭的地景對焦,也想像一種同寫生一般,描摹眼前所見景物的姿態。好似一邊拿著寫生簿,一邊觀察,一邊持續地走。強調如此移動不止的狀態,在三鶯新生地這樣處於城市邊緣與自然的交界地帶,或是在九件風格各異的作品之間,沿著邊線游移,挪步之間以身作筆。於是人與作品乃至山河的身體,得以形成外廓,有了素描般奔流洗鍊的肌理,便開始有機地起伏,通透地,有了呼吸。
在與周遭景觀以輪廓對話的同時,「穿山而過」也思考作品如何穿梭於空間、建立空間,最終成為空間本身——一個足夠輕盈的身體得以自由穿梭的空間;一個流動不居而逐漸滲透出形體的空間。像河水,也像風,奔著遠方的白沫,滾著渴慕向著更深處流。雕塑的不動如河中石群,蔓生群山;你我則像河水,像風,在呼吸間沖刷而過。
01.18
03.30
07.05
11.17
03.30
06.30
11.10
03.03
11.11
12.29
11.11
01.09
你心中理想的美術館是什麼模樣?新北市美術館籌備處在開館前特別針對潛在觀眾進行調研活動,搜集了六千位以上民眾對美術館的想法與期待,一起來聽聽看他們心中理想美術館的樣貌!
06.30
09.03
「新朋友」展覽象徵著新北市美術館與地方新文化聚落的誕生,透過新開發的〈ID〉沈浸式互動遊戲,以及七位藝術家帶來的共創式親子同遊藝術作品,邀請民眾在遊戲與體驗中結交新朋友,一同在數位時代創造出微型社群的新模型。
04.15
10.22
以「做圓 making circle」為新美館實驗室進駐主題,邀請包含產品設計師、圖像創作者、織品設計師、花藝師、平面設計師、攝影師、食物設計師、導演、空間設計師、藝術家、音樂製作人、服務設計師、新媒藝術家、肢體工作者等跨域創作者為圓心,以新北特色為距畫圓,讓進駐創作者及民眾之間的交會處,成為藝術聚落重心,發掘並放大每位創作者、每個領域、學域間的交錯地帶,聚集、互動、交互影響,共組新北圈,讓我們在新北市美術館透過玩球、工作與玩圓,一起互相學習匯聚成圓, Let’s join NTCAM circle!
04.15
08.02
新北市美術館啟動「移地行動NTCAM On the Move」系列計畫,於今年與新北市立淡水古蹟博物館及板橋435 藝文特區串連合作,共同推出「XOXO 我們與自然的距離」展覽,探尋位於淡水河流域旁的新北區域,用藝術回溯河流和城市相伴的歷史。
10.08
12.06
本館首檔線上典藏展,由策展人馮馨以新北市美術館典藏品─姚瑞中《廢墟迷走I─以屍骸構築的文明》為策展核心,於美術館實體館舍落成前,虛擬展示美術館典藏,策劃與三組創作者李慈湄、劉玗、Meuko! Meuko!&涅所開發NAXS corp.的跨領域當代藝術品,以聲響、錄像、電音和數位雕塑等多元媒材,展開跨度30年的超時空對話,並延伸閱讀9件新北市美術館的精選典藏。
06.01
08.31
「給火星人類學家」展覽援引比利時藝評家蒂埃里・德・迪弗於《以藝術之名》中假想的未來場景,邀請藝術家在網路空間以及實體現場,為日後可能登陸地球的「火星人類學家」,留下可供其考察人類文明的各式線索。藝術家將以「網頁」作為作品實質發生的特定場所,實體場所則作為作品延伸的界面,佈署與線上作品遙相呼應的索引。
08.04
09.28
為迎接新於鶯歌落成之新北市美術館,「三鶯社區藝術共創計畫」以「藝術共創」走入社區,以「民眾參與」開啟藝術與地方的對話,並從中建立共好的關係。
02.05
03.05
臺灣當代藝術大師李錫奇在逾一甲子的創作生涯中,其前衛且多元的創作在戰後臺灣的藝術發展歷程中,成為推動臺灣現代藝術史中深具影響力的藝術家之一。於李錫奇老師逝世近三周年之際,新北市政府文化局與新北市美術館籌備處攜手合作,並由李錫奇夫人古月老師及其女李恬忻女士發起,邀請蕭瓊瑞教授策展,特別規劃「啟航.焰光—李錫奇紀念特展」,回到其藝術生涯出發地─板橋與新莊,除展現其畫作超越時代的磅礴氣勢,也讓眾人看見他不同時期之繪畫語彙,並透過相關推廣活動,向這位在臺灣藝術史發展具關鍵地位、且對大眾藝文教育做出貢獻的「藝壇變調鳥」致敬。
01.29
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