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我們眼中的新北市美術館

美術館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牽起藝術與民眾的連結,並且以具有互動性的方式,引起參觀者共鳴。本期邀請曾經參與新北市美術館(以下簡稱新美館)展覽活動的四組觀眾,以他們的視角出發,分享參與心得,以及對新美館的未來期許。


魏欣姸母女/「即使孩子沒有要成為藝術家,但從小與美術館親密接觸,對教育來說都是有益的。」

「我是一位藝術家,也是一位母親,平常就有帶孩子造訪藝術場館的習慣,但是我不會特別選擇有兒童空間的場館,反而喜歡讓孩子們跟著我一起探索,這樣也能保留大人看展的樂趣。我認為,即使孩子沒有要成為藝術家,但從小與美術館親密接觸,對教育來說都是有益的。

記得第一次帶孩子到新美館時,我們參觀了『做圓』這個展覽,其中藝術家Karina的互動作品〈ADA〉,在透明塑膠球體上裝設300根炭筆,邀請觀眾在全白空間裡推動、拋接塑膠球,使得牆面布滿各種炭筆軌跡。當天孩子們玩到滿身是汗,讓我深刻感受到,就算不是以兒童為取向的展覽,也能讓小朋友跟大人一同體驗藝術,並且獲得豐富的互動與參與感。

圖說:藝術家 Karina Smigla-Bobinski創作的〈ADA〉模擬互動藝術裝置。

新美館對於親子客群的吸引力在於,它有很大的草皮和散落其中的裝置作品,在這樣的背景下,能讓孩子們更加自由地探索藝術。我也期待新美館能開設讓小朋友實際參與的工作坊,以真實接觸藝術的方式,打開他們的五感體驗。」


周亦霆/「參觀新美館的過程,彷彿時間與空間都能自在流動。」

「我是輔仁大學社工系二年級的學生,之前曾在臺東的聲音藝術節與藝術家合作,開啟我對藝術的初步認識。我滿喜歡新美館的藝術街坊,各個獨立的小空間展場,對於剛接觸藝術的人來說,資訊量不會過大,同時也能自在選擇起點,打破一般美術館的動線。

對我來說,參觀新美館的過程,彷彿時間與空間都能自在流動,聽起來或許很抽象,但這樣的特性,能提供參觀者沉澱心情的餘韻,好好思考從作品中得到的體會。還記得我是在『台灣設計展』期間第一次造訪新美館,當時我對於藝術與地方的巧妙結合感到驚訝,覺得展覽很草根卻又富有前瞻性。包含後面幾場新美館的策展,也都在接地氣與國際性之間取得平衡,例如『遊人如織』,雖然議題不是聚焦在地,卻能感受到海外族群對臺灣的情緒。

最後,我蠻希望館方能夠加強與大學的合作,特別是針對大學生的藝術活動,讓我們有更多機會參與其中。我相信,這樣的合作能為新美館注入更多活力,也能激發年輕人的創造力。」

圖說:古爾努爾・穆卡扎諾娃(Gulnur MUKAZHANOVA)作品〈虛假的希望或當下的瞬間〉於「2023移地行動——游人如織」展出,攝影:黃雅農。


微暄/「對我來說,看展是一種療癒的累積,也能獲得靈感與啟發。」

「第一次造訪新美館,是參觀『遊人如織』展覽,這檔展覽的展場設計讓我印象深刻,尤其是牆面設計和投影效果,使得整體氛圍相當出色。透過這次的參觀體驗,讓我意識到新美館積極推動與觀眾之間的互動,因為一個好的策展,勢必要讓觀者與作品產生共鳴。

我目前從事電影產業,但我在看展時,並不會特別連結到工作,而是把它當作充電的過程,對我來說,看展是一種療癒的累積。而新美館對於喜愛藝術的人來說,能夠提供足夠的靈感和啟發,讓我也特別期待未來的展覽。

另外我發現到,目前許多場館如台北當代藝術館和國立故宮博物院,都在使用新的語彙來呈現展品;或是國內外不乏擁有大型戶外空間的藝文場館,也經常利用寬闊腹地舉辦現場表演活動。而新美館不僅擁有嶄新的策展概念,也有寬闊腹地可運用,我相信未來能看到新美館在展覽和活動上提供多元選擇,讓每位訪客都能感受到獨特的藝術魅力。」


謝邦輝 /「藝術場館對樂齡族來說,是放鬆心情、活動身體的場所,同時還能激發靈感。」

「我平時最喜歡走逛的地方是寶藏巖,因為它將藝術與周遭環境融為一體,每棟房子都有自己的展覽,讓人可以沿著地形一直走,同時探索不同展間的作品,這種與自然連動的感覺,讓我覺得很特別,還能順便運動。

新美館也帶給我同樣的感覺。第一次去新美館的時候,我只有在戶外遊覽,並沒有進去參觀展覽,但是戶外〈坯〉裝置作品令我印象深刻,不僅讓人馬上聯想到鶯歌的特色,還能走進內部空間,非常有趣。後來再次造訪時,剛好遇到戶外的市集活動,這讓我更加期待未來的發展。

其實,這些藝術場館對我們樂齡族來說,就像是放鬆心情、活動身體的場所,同時還能激發靈感。加上我目前住在三峽一代,與新美館距離不遠,可以成為日後經常活動的範圍。此外,未來若能有更多適合樂齡族的工作坊就太好了!希望藝術場館不僅提供靜態展示,更應該與我們的生活產生互動,讓每一次的參觀,都成為值得回憶的經歷。」

文字整理:黃映嘉
插畫:JeanZhan
圖片提供:新北市美術館

2024|11月號
生活/我們眼中的新北市美術館



分享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