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區地圖

參觀須知
為提升觀展品質,確保體驗之安全性,本館B1探索基地自4月25日後,調整【參觀須知】
𐓷 探索基地.L1【閱讀/創作區】𐓷
① 空間容留人數為50人
② 周末及國定假日採線上預約
⇒ https://ntcam.fonticket.com/ticket/eYVd1Zlor4RywqA8
✷ 每場開放40人預約,憑電子票券入場,現場候補10人
✷ 每場次體驗時間為50分鐘
✷ 成人與孩童入場皆需票券,敬請依照入場人數進行預約
✷ 預約報到逾時5分鐘者,開放現場候補
③ 基於體驗之安全性,12歲以下兒童敬請由成人陪同入場
④ 閱讀區請脫鞋入內
⑤ 創作區邀請大家運用地上的回收玩具參與創作,但請勿拿取繫在網子上的玩具
【特別感謝:新北市玩具銀行】
⋯⋯⋯⋯⋯⋯⋯⋯⋯⋯⋯⋯⋯⋯⋯⋯
𐓷 探索基地.L2〈心感地圖——河〉𐓷
✷ 請勿觸摸作品
✷ 請勿跨越禁止線
⋯⋯⋯⋯⋯⋯⋯⋯⋯⋯⋯⋯⋯⋯⋯⋯
𐓷 探索基地.L3〈移光盆地〉𐓷
① 空間容留人數為30人
② 周末及國定假日採線上預約
⇒ https://ntcam.fonticket.com/ticket/0y3mOX838kaVbjo6
✷ 每場開放20人預約,憑電子票券入場,現場候補10人
✷ 每場次體驗時間為20分鐘
✷ 成人與孩童入場皆需票券,敬請依照入場人數進行預約
✷ 預約報到逾時5分鐘者,開放現場候補
③ 基於體驗之安全性,12歲以下兒童敬請由成人陪同入場
④ 因展間人潮較多,且光線昏暗,基於安全之考量,身高未滿90公分者請勿進場
⑤ 展間請脫鞋入內
⋯⋯⋯⋯⋯⋯⋯⋯⋯⋯⋯⋯⋯⋯⋯⋯
✸ 相關規範自4月25日開館起實施,造成您的不便深感抱歉,衷心感謝您的體諒與支持!
5月17日(六)因舉辦【河你說故事:大嵙崁溪踏查工作坊】教育推廣活動,「探索基地 · L1|閱讀區及創作區」當日僅開放上午10:00至12:50的場次。其他時段將暫停開放線上預約與現場候補,造成您的不便,敬請見諒,謝謝您的理解與配合。
⭔ 探索基地 展區

辛綺 〈移光盆地 〉
複合媒材
尺寸依空間而定
2025
藝術家試圖將展場打造為藝術互動的實驗場,以繽紛的布包等複合媒材復刻「消失的地景」,並觀測紀錄自然與人為互動的變化歷程,闡述自身對於存在、變化、消逝等自然演變的三個階段所進行的觀察與反思。

郭奕臣 〈心感地圖——河〉
複合媒材
尺寸依空間而定
2025
藝術家以陶土和回收材料構築而成的〈心感地圖-河〉,邀請觀者以巨人俯瞰的姿態,遊歷不同時代的地貌變遷,並運用現成材料加入創作行列,重新思考人與土地的關係。
⭓ 新美聚所 展區
「美術教室裡的自然課」
來到新美館的路上,你發現了什麼?這座依山傍河的美術館,不只蘊藏著各式藝術能量,也友善地環抱自然環境。走進園區之前,你可能跨過了一條溪,拂面而來的微風輕撫著蘆葦,路旁的大樹正隨風搖曳。這些再自然不過的事,成為藝術家的靈感來源,在河畔沙地隨手作畫,或是撿拾枯枝落葉即興創作,一堂隨時歡迎你來體驗的自然課程,正在這間美術教室裡發生。
⋯⋯⋯⋯⋯⋯⋯⋯⋯⋯

劉致宏 〈認識我的河流好朋友 〉
「美術教室裡的自然課」➀
⠊ 4/25 - 6/22 ⠔
本計畫邀請觀者以沙作畫,塗抹出河道、濕地及山脈等風景,同時觀察大漢溪周遭動植物、人造建物與聚落間的關係,並在動手創作的過程中,建立河流與日常生活的深刻連結。

徐世賢〈植物系小畫家 〉
「美術教室裡的自然課」 ②
⠊ 7/5 - 9/14 ⠔
當畫筆來自美術館戶外園區的自然環境,且能自由組裝加工,這個繪畫體驗是否蘊含了更多可能?
將高低起伏的畫架及桌板想像成園區的地景縮影,挑選一處你喜歡的區域,伸展你的作畫姿勢,搭配植物圖鑑卡,用自然材料製作的繪畫工具,留下你在新美館的植物紀實或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