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介紹
一座城市裡,有多少相似的故事?又有多少陌生的角落?作為全臺人口最多的城市,新北市歷經行政區劃的變遷,匯聚多元族群,承載著地方發展的歷史與當代。在這片由河流、山脈與海洋交織而成的自然與人文地景中,時光刻劃著城市與地方、群體與個人的流轉與變遷,形塑出一個多義共生的城市共同體。來往於此的人們,在不同的時空背景下,無論是行經或留駐,無論是彼時或此在,在城市間一次次地錯身、照見,交織成屬於這座城市的記憶與軌跡。
「往來/照見」 是一場關於如何「看見」與「重訪」新北市美術館館藏的典藏研究展;亦是一個關於藝術家如何「在場」與「再現」城市的策展實踐。本展透過50件橫跨1930年代至今的藝術創作,從臺北縣立文化中心至新北市美術館的典藏作品出發,回溯新北市在不同歷史階段的文化脈絡與藝術發展。
本展覽透過「自然/風景/邊界」以及「人文/記憶/城市共同體」兩大子題,探索人、事、物如何在時空交織中相互碰撞與映照,進而形塑生活記憶、地理經驗與社會景觀。在展場的「往來」與「照見」之間,思考美術館典藏展覽的實踐,以及城市視覺文化的生產、轉譯與再造。這些依循策展情境而行的創作軌跡,時而平行、時而層疊,時而交錯卻又各異於時空之中,一方面引領出新北市美術館獨特的典藏脈絡,另一方面也鋪展出關於一座城市的藝術圖景。

01 • 陳順築|迢迢路
02 • 回看工作室&許雁婷|風景裡的聲流
03 • 李永沱|南窗外的淡水風景
04 • 楊三郎|浪聲
05 • 傅狷夫|濤聲
06 • 林章湖|冬濤
07 • 羅振賢|遣懷
08 • 李義弘|石頭物語IV
09 • 夏一夫|山在晨光中
10 • 李重重|綠色的弦音
11 • 洪瑞麟|淡水風光
12 • 倪蔣懷|淡水街
13 • 林壽宇|遠山無限碧層層:無始無終系列
14 • 莊普|勞動紀念碑
15 • 胡坤榮|無題(異度空間)
16 • 林銓居|噴水
17 • 黃才松|小橋度月
18 • 羅慧明|田徑場景觀:青雲直上
19 • 李焜培|由五股看高速公路
20 • 洪東標|臺北縣立文化中心
21 • 施翠峰|臺北縣立文化中心
22 • 劉文煒|野柳奇石
23 • 楊啟東|板橋花園
24 • 何肇衢|淡水風光
25 • 陳月里|淡水遊客
26 • 吳天章|向無名英雄致敬
27 • 余進長|晚霞
28 • 戴壁吟|八里風景

29 • Posak Jodian|Lakec(渡河)
30 • 連建興|奮起之鹿
31 • 唐唐發|芭蕉菜奇雅
32 • 陳依純|再見小工廠——表皮工廠
33 • 陳浚豪|女媧神宮
34 • 吳昊|樂人
35 • 吳李玉哥|童年
36 • 宜德思.盧信|Puhungan
37 • 宜德思.盧信|Si Jinoboya
38 • 張照堂|歲月容顏系列
39 • 李民中|我散步,走啊走啊走,然後⋯⋯碰!碰!碰!碰!碰!碰!碰!真過癮
40 • Posak Jodian|Misafafahiyan(蛻變)
41 • 陳順築|水相
48 • 黃贊倫|A304
49 • 姚仲涵|感覺空間(時空重疊版)

42 • 蔣瑞坑|礦友 打鑿岩機
43 • 張照堂|幽黯微光
44 • 莊普|精神之塔
45 • 鄭桑溪|九份
46 • 袁廣鳴|日常演習
47 • 吳瑪悧|重建一立方公分土地 需要100年

50 • 李再鈐|種子
02 • 回看工作室&許雁婷|風景裡的聲流
✦ 此作品原收錄於新北市美術館園區公共藝術計畫「聲紋」,由回看工作室、許雁婷、楊雨樵共同創作。
「聲紋」
I 鶯歌土攪水
II霧中石嘯
III風景裡的聲流
IV 未來的過去
V 水鬼呼聲
VI 山林、河岸、家
VII 水流經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