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係場域:90年代新北文化地景

關係場域:90年代新北文化地景

Relational Field: The Cultural Landscape of New Taipei in the 1990s

策展人

王品驊

參展藝術家

王福瑞

吳瑪悧

林其蔚

姚瑞中

高俊宏

黃明川

劉振祥

臺北縣文化中心在1992年至1997年,從改革「北縣美展」的制度出發,開啟一段被論者稱為「20世紀末最大狂歡期」、「狂野90」的前衛藝術展覽史,開展環境藝術、噪音藝術、後工業藝術、垃圾藝術、宗教藝術節等前衛藝術行動。這些以改革為起點的藝術在地化行動,成為1980年代的社會運動之後續。

倘若1980年代藉由藝術參與社會,成為促成民主與多元「公共空間」成形的契機,讓藝術進入社會場域;那麼1990年代正是以具備「反抗的現代性」、「多元現代性」的當代精神為特徵,拆解藝術體制束縛,重構新的藝術實驗方向。不僅讓1990年代成為開啟藝術與環境、藝術與聲音、藝術與常民信仰關係的新契機,同時催生了著重在地性、地方性之「關係場域」的當代語境——與1960年代西方的環境藝術、觀念藝術、地景藝術、拓展藝術疆界、跨域整合產生時代性的共振。透過「關係場域」在1990年代的形成,當代藝術走向環境、生態、地方性交織的「新文化地景」之總體性階段。

本展以研究出發,藉北縣前衛展覽文件檔案、美術館典藏作品、藝術家全新委託製作等三種方式,邀請回應90年代北縣前衛展覽歷史的藝術家:王福瑞、吳瑪悧、林其蔚、姚瑞中、高俊宏、黃明川、劉振祥,透過他們的創作從21世紀的視點,回訪1990年代的實驗行動精神,體現當年跨域、多元、國際串聯的實踐。

當藝術的視野從河域走向山巒,當年被污染的河流有如一道道「生態創傷」的綻露,1990年代展覽史召喚我們回望這片土地的文化地景,這正是臺灣透過考古、地質學、地理學、人類學、藝術策展理念開始「回視」人類所依存的土地,透過河域歷史、人類傍河而生的文明史、文化地理學尋求重新為這片土地「自我命名」的歷史徵象。


✷ 本研究計畫由春之文化基金會獨家贊助 ✷


關係場域:90年代新北文化地景
Relational Field: The Cultural Landscape of New Taipei in the 1990s


|策展人|王品驊
|參展藝術家|王福瑞、吳瑪悧、林其蔚、姚瑞中、高俊宏、黃明川、劉振祥
|口述檔案提供者|陳文茜、簡明輝

|指導單位|文化部、新北市政府
|主辦單位|新北市美術館
|研究獨家贊助單位|春之文化基金會


2025-08-16 — 2025-12-21

展出地點

新北市美術館 – 4A展覽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