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鶯社區藝術共創計畫成果展

三鶯社區藝術共創計畫成果展

Sanying Art

為迎接新於鶯歌落成之新北市美術館,「三鶯社區藝術共創計畫」以「藝術共創」走入社區,以「民眾參與」開啟藝術與地方的對話,並從中建立共好的關係。

參展藝術家

彭書徹

劉書妤

左偏影像

參零柒

羅婉云

大橋頭藝術工作室

黃妙貞

洪芷寧

| Art in Life:生活藝術化、藝術生活化
為梳理在地原有多元文化及生活樣貌,在美術館誕生前從策展出發,重構鶯歌街區,以藝術為思考媒介,透過藝術進駐打開人們對空間、時間和生活的想像。

| 當藝術進駐社區,與在地共創這塊土地
計畫邀集8位藝術家,以不同藝術媒材引領民眾在藝術與生活之間開啟對話與思考,更透過「藝術共創」的形式邀請民眾加入藝術創作及策展,構築藝術與地方記憶的連結。

鶯歌作為新北文化底蘊濃厚的城市之一,曾經是臺灣陶藝產業以及礦石業的發展重地,從自然到工藝產業累積豐富的藝文歷史痕跡,刻鑿出獨特的小鎮藝文脈動。
成果展以「街上就是我們的美術館」為核心概念,藝術家與民眾的共創成果穿梭於鶯歌城鎮之中,將藝術化為街道角落的展演主體,融入當地最日常的時光,打造無牆的藝術氛圍。


成果展地圖

開放時間|平日13:00-17:00、假日10:00-17:00
休展日|2/10(三)、2/11(四)、2/12(五)、 3/2(二)


共創作品介紹

《觸摸印象》

《觸摸印象》

共創藝術家:彭書徹
作品地點:大謙陶坊
使用媒材:陶土
觸覺與視覺在日常佔了重要的一環,製作陶器時更是能夠觀察到腦中所想與捏出來的差距感,所以更需要靜心感受手的觸感、土的質地。
隨著智慧型手機的進步,手只剩「點、滑」的慣性,工作坊希望透過矇眼帶來的暫時黑暗給予自己和陶土一段時光,用心與手去觸碰土,感受土給與我們的回饋,讓身體帶領手指,以最直覺、最單純的情緒、狀態反饋在土上。

《想像的藍圖》

《想像的藍圖》

共創藝術家:劉書妤
作品地點:福興宮
使用媒材:紙、墨、油墨、陶、五金
工作坊以介紹陶神信仰、傳統廟宇建築形制為出發,搭配日常生活也能也操作的紙凸版、隨手可得的現成物肌理,以拓印的方式將如同紙雕般的凹凸紋路轉印到棉紙上,利用裝裱將參與者的作品製作成如同建築圖紙的樣式展出。

《聽一條溪》

《聽一條溪》

共創藝術家:左偏影像
作品地點:全成古窯房
使用媒材:錄像、複合媒材
三鶯地區有多條支流溪水流過生活場景,但加高的堤防、圍籬將溪水與人的日常分了開來。「聽一條溪」工作坊帶領民眾透過雙手觸摸鶯歌區溪水,如鶯歌溪、大漢溪等支流,手工抄洗出一張張的手抄紙。工作坊中邀請民眾分享溪水在生活中的角色和生命記憶,活動中民眾將不同區段、成分的溪水進行調配,並擺放上生活廢紙的碎片,這一張張承載著生活重量起伏的紙張,蜿蜒在土石之間,在乾涸之前提問著自然與生活的距離。

《身在叢林》

《身在叢林》

共創藝術家:參零柒
一個發生在公共空間的聲音、舞蹈工作坊,挖掘平時未曾留意的日常──找尋群體之間的連結,以及打開個人五官體驗,覺察身體內在的訊息。
在工作坊中進行聲音與空間的覺察練習,提供每位參與者對於環境的想像,再運用「肢體 」創造出屬於自己的表演。
邀請參與者共同製作一場以肢體、錄像、聲音作為創作媒材的展覽,運用陶博館長形光廊的空間特質,創造一個對話時空囊與一片奇異地景。

《陶的餅、餅的陶》

《陶的餅、餅的陶》

共創藝術家:羅婉云
《2020年十月,鶯歌正逢迎接陶神回歸的活動,陶神正式從陶博館回到廟宇。藝術家以「陶神回家」作為一種共作儀式的想像。分別以「在陶博館的餅」與「在廟宇貢桌上的陶」,嘗試在兩種不同媒材間微妙的異同性,展開如同鏡面的對照,並透過作品在兩個場域的串聯,帶出地方文化從美術館挪移至民間(民間挪移至美術館)的相互關係。

《想像的過去》

《想像的過去》

共創藝術家:大橋頭藝術工作室
紋飾透過圖像的簡化將造型呈現在器皿、器物上,除了展示的美學語彙,更記錄了當世代的各種故事,同時亦是精神文化的表徵。在史前時期,「幾何圖形」為最常使用在陶器皿上的紋樣,其圖像可能來自於自然的啟發,或是製陶者本身的想像等。而本工作坊將帶領參與者使用創造力與創意,重新利用現成物設計新紋樣,想像與過去文化的對話。

《FUN手捏陶趣》

《FUN手捏陶趣》

共創藝術家:黃妙貞
作品地點:三鶯之心-坯
使用媒材:陶瓷
第一次邀請學齡孩童以積木堆疊的概念運用不同造型,以及借由捏塑組件與接力捏陶的過程,完成一件與他人共同創作的器皿。而身處在鶯歌地區,其實有發現地方的高齡人口較多,第二場就則邀請了銀髮俱樂部的成員,從「器物是每天一起生活的物件」概念,以回憶中的畫面或人物製作盤子,讓這些回憶成為一起用餐的陪伴。
最後一次以三鶯之心公園為發想,邀請創作者們運用特定造型元素製作想像中的公共遊戲空間。

《記憶色票》

《記憶色票》

共創藝術家:洪芷寧
作品地點:鶯歌火車站-佈告欄、公車站
使用媒材:燈箱、紙張/輸出、一組電話
從「紅鳶色」到「腐皮白」,《記憶色票》以二十六個獨特的色票組成,是大家記憶中看/摸過的技藝或經驗的顏色,出現在佈告欄和社區,是工作坊參與者們先個別調製顏色、再共同決定色彩次序而成。我們是家庭主婦、陶瓷從業者、退休/在職老師、本/外地上班族、從小在古早窯旁長大或推動文化的姊妹們。


文化藝術漫步

路線規劃

路線規劃

①踏著老街,享藝術 (陶瓷老街 ‒ 新北市美術館)
路線:鶯歌老街資訊服務中心 ‒ 陶瓷老街 ‒ 牛車巷 ‒ 大謙陶坊 ‒ 鶯歌老街天橋下 ‒ 鶯歌福興宮(陶神) ‒陶博館大門前 ‒ 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 ‒ 三鶯之心藝術特區 ‒ 新北市美術館

②沿著軌道,聽鶯歌 (鶯歌火車站 ‒ 新北市美術館)
路線:鶯歌火車站 ‒ 東鶯時光隧道 ‒ 烘爐窯 ‒ 東鶯市民活動中心 ‒ 汪洋居 ‒ 鶯歌福德宮 ‒ 古鐘樓 ‒ 三鶯之心藝術特區 ‒ 新北市美術館

讓藝術家帶路,透過穿梭於鶯歌鎮上的9大展點,從藝術回望生活,並從中感受街區裡藝文產業的時空交錯感。
旅人可以在這看見充滿故事的地方記憶,在挖掘時空的樂趣裡創造生活靈感。
若你是在地人,那更不能錯過,當藝術和土地共舞著,邀請你一起加入這場躁動。


2021-02-05 — 2021-03-05

展出地點

鶯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