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魚總是這樣,它不知道自己在水裡。
——蒂埃里・德・迪弗
親愛的火星人您好:
歡迎登陸地球!
如果您已開始探查地球,我想要透過這個名為「給火星人類學家」的展覽,向您引介一些地球人的藝術作品。為了這一天,我們已準備了許久,因為您的到來早有預言;1989年,比利時藝評家蒂埃里・德・迪弗在《以藝術之名——為了一種現代性的考古學》這本書中透露了此事:「您從火星來到地球,您對地球一無所知,因此您沒有任何成見(除了身為火星人所帶有的成見)⋯⋯」 ¹ 。他描述了對地球文明尚一無所知的您,開始觀察人類的風俗、儀式和神話,希望從中得出一個常理,以理解地球人的思維和社會秩序,並且一步步探索人類所名之為「藝術」的事物(這也間接地邀請讀者,暫時以外在於地球人的視角,重新審視藝術世界,以暫時拋開看待藝術時早已深植而至無從察覺的「成見」)。
這是一個專為您籌劃的展覽(當然我們還是不斷地思考:究竟什麼是展覽的形成條件,為何它足以承載「藝術」這個專有名詞所涵蓋的事物)。現在,您可以透過「網際網路」這地球人所發明的空間對人類的藝術實踐田野進行考察(2020年,人類社會出現了「安全社交距離」的防疫用語,地球上不約而同出現了許多「線上展覽」作為實體展覽的替代方案,提供無法親臨現場的觀者一個線上觀看的界面 ² )。而在此 ³ ,藝術家們以「網頁」作為作品發生的特定地點,亦即展覽實質發生的場所(雖然「親臨現場」一般被認為是展覽理想且理所當然的觀看方式)。此外,藝術家們還將線上作品擴延至實體展場,為遠道而來的您留下各式各樣的線索。
是的,在那裡,您所看見的文字、圖像、材料、物件等等乃與線上作品遙相指涉,共同組成一個提供您瀏覽作品、推敲創作思維的「索引界面」。參與的十五位藝術家包括來自地球各地的陳萬仁、齊簡、克羅德・克羅斯基、澎葉生、杜利安・高登、何采柔、謝佑承、徐瑞謙、賴志盛、李明學、牛俊強、郭文泰 × 河床劇團、時永駿、王雅慧和艾瑞克・瓦提耶。您將在這些作品的盤點中,觀察到人類創作行為的豐富面向,相信對您探索地球文明的工作能有所助益,期待您能在線上與實體兩種界面的反覆往返之間,一步步趨近人類名之為「藝術」的事物。
張君懿
2020年8月4日,於臺北
¹ 蒂埃里・德・迪弗在此書中以火星人類學家為喻,引入不帶有地球人成見的觀點,探討人類名之為「藝術」的事物。此展從此假設所開展的想像出發,試問藝術家們希望提供什麼「給火星人類學家」,以作為其考察人類藝術實踐田野的線索;同時在2020年的今天,以此展回應作者在1985年寫下的文字(1989年出版)。參閱:Thierry De Duve, Au nom de l’art. Pour une archéologie de la modernité, Paris, Éditions de Minuit, 1989, p.9-65.
² 從此現象的反思出發,此展邀請藝術家以線上作品為起點,實體展場則為其延伸的界面,於其中佈署與線上作品遙相呼應的索引;透過兩者間的對應關係,重新思考「實體為主、線上為輔」的展覽/作品慣常觀看經驗。
³ 網址:martian.beauxarts.tw
參展藝術家
(*中文順序按英文姓氏排列)
陳萬仁(臺灣)
陳萬仁的創作錄像藝術為基點,聚焦在影像的循環,並拓展影像至空間裝置、劇場體驗、跨媒體合作等。他的作品對重複的生活行為提出深刻洞察,並使觀者感受到一種淺淡的荒謬和幽默。
齊簡(臺灣)
齊簡的作品橫跨了繪畫、裝置與影像等多種媒材,透過研究光影、感知行為和場所機制,在表面/深度、想像/客觀現實之間實驗各種可能性。於他而言,創作是一個從創作者成為觀者的過程,試圖透過單純的方式,把「看」本身的複雜性實踐出來。
克羅德・克羅斯基(法國)
2005年法國「杜象獎」得主,過去廿年來法國當代藝術家的指標人物之一。作品的媒材形式十分多元,涉及繪畫、雕塑、攝影、錄像、拼貼、寫作與有聲作品。其創作多源自對媒體與人際溝的細膩觀察,關注著當代社會的消費議題。
澎葉生(法國)
聲音藝術家澎葉生,利用周邊物件、電聲與表音文字來進行創作,對動物、大自然、城市以及異常的聲音現象港迷。他同時和視覺藝術家、舞蹈家合作並設計電影音效。自2007年起長居臺灣,探索岛上的「音」景,與生物學家共同進行藝術與科學的計畫。
杜利安・高登(美國)
杜利安·高登在美國紐約從事雕塑和裝置的創作,擅於打造徒有動力、卻沒有明確移動目的機械裝置。這些擬人化的作品本身,往往誘發觀者質疑物的本質,同時反映了人類與物質之間的微妙關係。
何采柔(臺灣)
何采柔主要從事影像、裝置、繪畫等類型的創作,同時跨足劇場編導與劇場設計。她從平凡微小的日常行為,延伸出具超現實氛圍的作品,並且呈現人與現實之間,某種既親密又疏離的緊張關係。
謝佑承(臺灣)
謝佑承的專長為複合媒體及空間装置,其創作擅長製造臨場的觀察誤區,關注影像、器錯覺現象之間異動的主體性,進而對應至人與世界的認識經驗與存在關係。
徐瑞謙(臺灣)
徐瑞謙從雕塑的學習背景出發,擅長運用不同質性的媒材,在空間中進行装置創作。他讓物件彼此充滿張力,可能呈現和諧且充滿共的關係,也或許暗藏著模糊與矛盾。
賴志盛(臺灣)
賴志盛在空間或風景中進行細膩的干預性藝術實踐。其創作以裝置及雕塑等多種媒介,探索了張力、日常生活及個人經驗。他關注細節,常在特定空間的不同元素之間創造新關係,直接與觀眾的身體及存在感知相滿通,作品帶有一種輕鬆、富有遊戲意味的低限主義傾向。
李明學(臺灣)
李明學反轉生活周遭物件的使用方式,轉換其外觀造型或被觀看的角度,在探索當代藝術的可能性上,創造出輕盈的另類解讀。他以幽默的手法,重新檢視媒體、教育與社會框架下,對各種事物/物件的慣性理解。
牛俊強(臺灣)
牛俊強長期從事錄像和平面複合媒材創作,作品以「視覺作為一種存在的形式」出發,延伸至時空向度中,讓不可見的關係連結、個人至群體的生命意識得以浮現,擅長闡述「存在的本質」。
郭文泰×河床劇團(美國)
郭文泰是雕塑家和装置藝術家,於1998年創立河床劇團並擔任藝術總監。他們的演出從「意象」出發,橫跨視覺藝術與表演藝術之間的界線,先後於亞洲雙年展、威尼斯雙年展平行展、神戶雙年展以及國內外美術館展出。
時永駿(臺灣)
時永酸的創作類型涵蓋繪畫、塑、裝置、攝影與文字,以探討日常生活的私人經驗及人類行為作為主軸,作品形式大多以電影與戲劇的拍攝手法進行前置作業,近年來多以計畫型展演發表。
王雅慧(臺灣)
王雅慧的創作形式涵括錄像、装置、攝影、繪畫,從現實與影像的交會重疊處,提出許多關於虛/實、內/外空間、影像本質、觀看經驗的問題。在主題上,則關注在東方的自然哲學中,人與世界的關係與思維方式,並從當代生活的經驗中,探索重新納入這種思維方式的可能性。
艾瑞克・瓦提耶(法國)
艾瑞克·瓦提耶從事印刷作品已超過廿年的時間,包括影、書籍、海報、傳單與明信片,其流傳最廣的形式是僅有四頁的「薄書」。2006年出版的《塊磚》集結藝術家卅多本小冊,由可撕離的紙頁堆砌而成塊狀書形,透過網站(www.ericwatier.net)提供免費下载。藝術家恣意運用各種開本規格,同時以幽默的方式顛覆傳統的通路模式。
展覽現場
「給火星人類學家」第一展覽室現場。
「給火星人類學家」實體展場之線上展區瀏覽平臺。
「當網頁成為作品發生的現場(下)」論壇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