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當藝術作為扳機,鳴響一座城市的聲音———賴香伶、胡朝聖對談
  • 編按:一場城市藝術節,將如何翻轉城市與居民的視野?新美館顧問——賴香伶專欄,每期與專家對談美術館議題,本期邀請策展人胡朝聖,一同以「藝術和城市的關係」列舉國際與地方案例,窺探當藝術介入城市空間後,如何改變城市景觀、刺激城市動能、串連在地產業並想像未來發展,再回看今年新北市文化局在新北市鶯歌區所舉辦的新北城市藝術節,以「新生地」作為號召,在文化、產業、族群等多元基礎上,如何走向新生。

新美館編輯部(以下簡稱新):想請兩位與我們分享,一個好的城市性藝術節,應該擁有什麼樣的特質?

胡朝聖老師(以下簡稱胡):回顧過去二十多年的策展經驗,這些發生在都會裡的藝術計畫,
可說標記了台灣民主進程的另類面向。1987 年解嚴打開了民眾對民主的想像,直到 2000 年前後,雖然政治體制已民主化,台灣在很多面向包含對於身體、空間的思考,卻都還處於戒嚴狀態,存在恐懼與禁忌。2001 年的《粉樂町》當代藝術展讓藝術走出美術館的白盒子,進入公共領域,就是在進行一種空間的「打開」。

當開放空間的概念形成後,接著便得找出屬於空間的「場域精神」,城市藝術節從來都不只是將外來觀念或藝術品帶入城市而已,民眾藉由藝術的進入、介入、甚至可說是干擾,跟著藝術家共創,進而建立對於區域的認同與尊嚴感。

我認為好的藝術節必須要跟「社區在地化」連結,過程中民眾也會慢慢從不解、懷疑,到認同與接受。最後,這些藝術行動會內化成生活美感與美學經驗,漸漸轉化成對於社區、城市、乃至於國家的認同,以及對於政治政策層面的想像與要求,帶動地方產業、地方文化政策與都市規劃的改變。但要讓民眾有感,絕不能是偶一為之的煙火,一個好的城市藝術節需要長期持續性的累積,才能深植於城市中,成為如同 DNA 般的存在。

賴香伶顧問(以下簡稱賴):接續朝聖老師的思路,我想從兩個面向來談藝術進入城市,其一,城市作為現場,藝術在其中能有什麼樣的可能性?和城市紋理的關係為何?再者,當城市的議題被凸顯出來時,藝術所扮演的角色是什麼?對我而言,城市藝術節不僅止於展示五光十色藝術創作,或辦理熱鬧的節慶性活動,更應該是立基於在地歷史文化之上,公共性和社會實踐的價值,不只是把藝術放在不同的空間裡。城市作為藝術發生的展場,可以介入空間的改造,也可能揭露公共議題,促成社會價值的翻轉,引導民眾想向未來的生活。

藝術作為一種創造性的形式與媒介,除了探究城市的自然風貌,也呈現了包含流行文化與常民生活等在地文化景觀,這些都是城市藝術節的基底。一個好的城市藝術節,應該透過藝術提供新的視角,帶領民眾去體驗和解讀城市,想像未來的可能性。


新:想請兩位聊聊,參與過或觀察中的城市性藝術節中,你們認為特別的案例以及重要的特色。

胡:我常以「無牆美術館」來形容城市藝術節,只是挑戰往往更為嚴峻,除了龐大預算,還得同時面對民眾、民意代表與媒體的監督,而如何真正有效達成城市藝術節背後的目的,我想從幾個經驗來分享。

首先是 2001 年策劃的《粉樂町》,彼時台灣尚未有城市藝術節的前例,不僅民眾搞不懂,公部門也格外警戒,這次經驗可以說是打開台灣大眾與藝術家對於城市空間的思考。其中一件藝術家游文富的作品使用了大量羽毛,代表飛翔與和平,正好呼應象徵警察的和平鴿,於是希望能在大安警察局展出,然而我們眼中的浪漫白色羽毛,對於置身其中的員警來說卻可能有著不吉利的負面風俗意象,對我們來說無疑是一計當頭棒喝。於是 2018、2019 的兩屆白晝之夜,我們幾乎花了半年時間進行前置溝通,走入社區,拜訪鄰里長、舉行公聽會,進行田調和耆老的口述歷史,轉化成為藝術進入在地的基礎,長出唯有此地才成立的藝術樣貌。

2019 白晝之夜。

2019 白晝之夜|攝影:林軒朗。

去年在德國卡塞爾文獻展也有很深的體會,可說是有史以來最具爭議性,卻也是社區居民回饋最踴躍的一屆,作品卻全都必須仰賴社區居民才能逐漸讓作品完整,讓當地民眾第一次覺得德國文獻展是如此親近他們的生活。成功的城市藝術節,必須與社區居民之間存有長期的對話黏著性與開放性。首先,政府機關要有一定的包容度,讓各種不同的聲音得以出現,而藝術家亦然,如何在自己的創作脈絡裡堅持,同時又能回應空間的文化或議題,至於觀眾,則透過不斷地參與累積中,學習對於藝術、生活場域的思考,實踐自己的權益。一個好的城市藝術節,對於三方的經驗累積和成長,可說是扮演著非常積極性的推動角色,帶領城市朝向好的方向前進。

賴:朝聖老師強調在地溝通與社區參與確實是辦理城市藝術節的重要關鍵。除此之外,我也想討論城市藝術節對於鼓勵社會參與和形塑公共意識的作用。多年來我持續關注以城市作為發生現場的藝術活動,除了大家所熟悉的展演之外,也有以建築和城市作為主題的國際城市藝術活動,比如歐洲的威尼斯的建築雙年展,或亞洲的深港建築雙城雙年展等。所探討的重點不僅僅是建築設計的形式語彙和材料技術,更包括城市現代化、在地全球化、勞動和移民、流動和棲居等當代社會與政治現象,更結合多樣化的視覺藝術創作,以議題和形式交錯的方式擴大傳播和對話的可能。於此,城市成為一個具有凝聚公共意識的關鍵現場,藝術在城市空間中或製造陌生距離或融入日常生活,往往能引發觀者的提問、感受,讓民眾得以反思自身的生活環境和社會狀態,乃至對於未來的想像。

目前在台灣,除了由北美館、國美館所辦理的當代藝術雙年展之外,大多數的城市藝術節還是偏城市行銷導向的活動思維,規畫策略和執行方式不外乎活化閒置空間、活絡地方經濟、帶動觀光產業,從而形塑城市品牌。在這樣的規劃目的和思維之下,藝術的作用為何?如何除了作為打卡景點、品牌話題等消費性的體驗,或作為日常美好的形式存在之外,藝術進入城市空間如何展現更積極的創造性價值,藝術和在地的關係為何?對民眾的意義何在?


Q:想請兩位回到新北城市藝術節的現場,你們認為城市藝術節的能量將會如何帶動城市空間的藝文發展?

胡:藝術,就像是一個板機,一個開關,可以打開很多我們對於城市的思考,重新定義我們在城市中的位置,包含公部門各行政單位也能因此整合起來,以白晝之夜為例,除了策展單位、策展人和藝術家的投入,也幾乎啟動了整個市政府的各個關節,隨之創造出的城市行銷、產業政策、文化政策都因此啟動,進而帶來全面性的改變,但改變是需要年復一年累積而來的。

今年是第一屆的新北城市藝術節,我們千萬不要美化了藝術節對城市的作用,當然並不是說藝術節沒有影響,只是提供一個新的思考,還須配合整個城市的文化治理。我深信當代美術館可以代表一座城市的精神,比方到紐約一定會去 MOMA,代表了一個現代藝術發展的重要節點,新北市美術館也是一樣的,面向著 29 個行政區、近四百萬名市民,更是全台最大的移民城市,多元的文化組成如何透過藝術帶領、串連,回應新北市的城市精神,尤其臺灣目前進入了大美術館時代,新北市美術館又要如何從中突圍,找到屬於新北市獨特的觀點,是一大挑戰。

賴:今年的新北市城市藝術節,分別在鶯歌陶瓷博物館與新北市美術館的戶外園區舉行,新北市文化局第一次把大規模的藝術展演帶進三鶯地區,以串連城市不同藝術場館和空間。我們可以看到,接續著新北市美術館戶外園區的對外開放,城市藝術節的辦理如同一種接力的過程,以融舊創新的方式和在地文化或產業連動,期能激發出城市的創意能量,逐步體現新北市府城市文化治理的願景。在藝術節總監林昆穎的規畫之下,首屆藝術節以「新生地」作為號召,期望在新北市既有文化底蘊之上,開展新的藝術場域,啟動新的藝術能量。我同意朝聖的提醒,城市藝術節不僅是一項活動,除了美化城市、帶入人潮之外,和在地民眾的關聯為何?如何透過藝術節啟動對於城市精神及核心價值的討論,這當然不是單次活動一蹴可及的,而是城市藝術節所將持續性探討的課題。

在藝術節總監林昆穎的規畫之下,以「新生地」作為號召,是希望能夠立足在新北市舊有的傳統基礎之上走出新的可能,透過藝術介入建築跟空間,帶出城市議題與多元住民的關係。新北市文化局第一次把大規模的藝術展演帶進三鶯地區,從打開美術館戶外園區空間,到辦理即將來到的城市藝術節,如同一種接力的過程,以藝術力驅動城市前進,逐步體現新城市文化治理的願景。此外,由於未來新北市美術館將在此扎根開展,城市藝術節的策展似乎特別側重當代創作跨域和動態趨勢的呈現,並嘗試以融舊創新的方式和在地文化或產業連動,期待第一屆的新北城市藝術節能激發出城市的在地創意能量。

賴香伶/現為獨立策展人、美術館營運顧問,具有藝術史及博物館學專業背景。曾任上海外灘美術館創館館長、臺北當代藝術館館長,空總當代文化實驗場執行長,並曾於臺北市立美術館與國立臺灣美術館擔任策展人。目前亦擔任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與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董事。

胡朝聖/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系廣播電視組畢業,紐約流行設計學院(Fashio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藝術管理碩士。曾任富邦藝術基金會策展人、臺灣視覺藝術協會理事長、臺灣藝術資料庫總召集人、臺灣藝術大學兼任講師。現為胡氏藝術公司執行長及双方藝廊創辦人、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榮譽董事、臺灣視覺藝術協會顧問、臺北市政府市政顧問、VT Artsalon非常廟藝文空間共同創辦人。

  • 採訪撰稿|劉亞涵

2023|7月號
專欄/當藝術作為扳機,鳴響一座城市的聲音———賴香伶、胡朝聖對談



分享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