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刊物連動地方
  • 美術館刊物是什麼?面對功能性到媒介的轉換,該如何華麗轉身?數位的呈現方式又該如何與美術館精神契合?本期內容聚焦於「刊物」的討論。

文:孫嘉蓉
攝影:劉璧慈、盧婷婷、孫嘉蓉

在近年臺灣這波地方美術館的籌建潮中,美術館所規劃的刊物,展現了一種不同以往的新樣貌:除了藝術議題的討論,也更明顯的關注所在城市的生活紋理與在地藝術發展之間的關係。地域性的美術館為了確立定位與代表性,自然必須妥善梳理自身城鎮的史地人文;然而這些以藝術或美術館價值為核心的刊物,實也兼有地方刊物傳遞地區文史資料、連結在地/外地社群的功能。

新北市圍繞著首都臺北而分布的29個區,不管在經濟發展、人口結構或生活型態上,都各有樣貌,甚至差異懸殊。未來新北市立美術館將不僅立足三鶯地區,也肩負帶動各區的藝術能量的使命,不禁令人想探索,當我們討論地方美術館,以及美術館刊物時,百花齊放的地方刊物是否也能作為一種參照,甚至作為一股連動地方與美術館之間的能量和管道?

地方刊物在臺灣城鄉間此起彼落的創辦現象,並不是最近才開始的「潮流」,事實上,地方刊物兼具創造在地連結、凝聚社區認同、傳遞地方資訊等功能,一直是早期社區總體營造,乃至今日的地方創生運動中,常採用的溝通媒介,可歸屬於地方媒體的一種。

然而相較於其他媒體類型,地方刊物又是種特別的存在,特別的原因在於它往往不以營利為目的、沒有放諸四海皆準的運作模組,加上每一本刊物在創辦者的使命、人力和經濟資源上都不盡相同,而這些因素卻直接影響了刊物的內容和存活能力,曇花一現的不少,但是憑一己之力長期經營著的也時有可聞,可以說是一種非常因「人」而存的媒體。上述說的主要是個人或民間團體發行的刊物,地方政府為了推廣觀光,或企業以宣傳為目的而發行的地方刊物,則不在本文討論之內。

為了更理解地方刊物工作者的製作思考,我們訪問了新北市的三本地方刊物,分別是由淡江大學田野調查研究室發行的《淡淡》由新莊子弟梁勝欽個人創辦的《新莊騷》,以及中和區鳴個喇叭緬甸街團隊的《緬甸街》。


1. 淡淡:實踐田調價值的修練場

2015年創刊的《淡淡》,以淡水為主要報導區域,是本次訪問的三本刊物中發行最久的,截至2020年7月,總共出了10期,以地方刊物來說頗為長壽,內容也總是扎實豐富、不落俗套。

負責領軍的淡江大學中文系副教授黃文倩老師告訴我們,編輯小組是每學期公開招募10多位學生所組成,常常很快就額滿,不過因全員屬於志願性質,因此人員的流動是常態。那麼《淡淡》是如何維持穩定的出版週期與品質呢?

靠的是研究室的典藏資料,以及一套嚴謹的編輯原則與製作流程。淡江大學田野調查研究室是1994年成立,2018以前一直是以拍攝紀錄淡水人文為主,所累積的大量文獻與影像作品,就成為2015年創辦《淡淡》的取材根基和資料庫。自第三期接手的黃文倩老師認為,《淡淡》以培育專業性的人才為目標,為了維持報導品質,紀律是必然的。

因此團隊成員必須每周固定參與三小時的社課,須學習單眼攝影、報導文學等基礎課程,每位同學以一學期的時間產出一篇稿件,除了主題提案的討論修正外,還會有三次改稿會議。

黃老師說:「田野寫作與一般個人文學創作不同,田調還是有人文關懷、為弱勢發聲的精神和價值觀。」除了強調對田調的認同,工作態度也在磨練的範圍內,例如同學前往採訪社會底層的勞工時,老師會提醒他們以平視的角度去介入,才能有同理受訪者的報導觀點。

參與《淡淡》的同學們多半來自不同城市,因求學而相會於淡水,或許正是透過這種「外來的在地人」的眼光看待這座城市,試圖挖掘出不甘只是過客的地方情感,讓這本刊物讀來別有一番獨特的青春氛圍。


2. 新莊騷:以刊物,為整個城市策展

2020年初創刊的《新莊騷》關注的是人口稠密的都會型城市─新莊區。主編梁勝欽的本業是博物館規劃與策展,過去經常往返兩岸工作時,曾參與規畫中國特色小鎮的計畫,因此逐漸興起想回家鄉做點什麼的念頭, 從沒做過出版的他,為什麼會選擇以發行紙本刊物為切入點呢?

「新莊值得有一個發聲的管道,讓更多人認識它。考量到剪影片很花時間,臉書資訊又過於片段,紙本刊物是我有辦法一個人去做的。」梁勝欽說。策展的歷練讓他擅長將資訊轉化為單元性的內容,這個邏輯跟刊物編輯十分相似。「對我來說,現在的我不是在策畫一個僅有幾個月的展,而是一個以城市為概念,長達三、五年,甚至十年的展。」

《新莊騷》目前是梁勝欽獨自出資印製,並採免費取閱的方式派送,現有的三十多個派發點以咖啡館為主,合作店家也是由他一家家洽談。「一開始就是以咖啡店的客人為目標族群,因此設計上希望是一份會讓人感到親切、沒有距離感的刊物。」他說,等未來刊物更形成熟,也會考慮以募資方式開放訂閱。

攤開第三期的《新莊騷》樣稿,他興奮的解說著新莊百年廟街的歷史、自己對早期廟街的記憶,以及預計訪問的廟街店家。透過刊物製作,結識了許多原本不認識的在地人事物,拓展他看待新莊的視野,而就是這些製作過程中的迷人風景,讓地方刊物不只是地方刊物。


3. 緬甸街:從刊物為圓心向外

《緬甸街》於2018年創立,聚焦中和區華新街緬甸社區的移民故事,由本身是緬甸華僑第二代的楊萬利發起,與姚羽亭、江婉琦組成核心編輯小組。長期擔任街區導覽工作的楊萬利說,很多人知道華新街有東南亞美食,卻很少人了解街區居民的故事,於是她申請文化部的青年村落文化行動計畫,希望透過刊物出版,讓在地與外地人有交流的管道。

有趣的是,計畫順利通過後,第一個挑戰就接著出現。楊萬利發現平常跟她侃侃而談的鄰里長輩們,正式採訪時都紛紛躲避或打退堂鼓:「或許過往的人生經歷,讓他們對於公部門沒有這麼信任,也不理解為什麼要問他們這麼多過去的事。」於是一開始只好轉向萬利的家人著手,創刊號率先訪問了萬利的媽媽。所幸創刊號出版後,長輩們看到實體刊物才放下心頭疑慮,邀訪的工作總算越來越順利。這似乎也在說明著:為什麼在網路盛行的時代,能最直接向地區傳播資訊的紙本地方刊物,仍有它存在的意義。

打開前幾期的《緬甸街》,會看見不少中文與緬甸文對照的文章,直到第四期改版後才降低了雙語的篇幅。主編姚羽亭說明,最初是希望讓在地人也能以熟悉的語言閱讀,但觀察後發現雜誌的主要定位仍是在提供外地人認識緬甸街,因此做了比例上的調整。

負責編輯和排版姚羽亭與負責採訪和插畫的江婉琦都不是在地人,但兩人分別參與或研究過菲律賓和印尼的文化,對於東南亞議題並不陌生;除了刊物,他們近期更著手開辦Podcast節目、新二代直播室、講座、展覽等活動,試著讓刊物內容和團隊的想法透過更多媒介傳達出去。

在地刊物固然要有在地人道地的生活氣味才會迷人,以此向外擴展,吸引更多人前來投入參與,並灌注地方多元能量,刊物便能發揮更深遠的影響力。

《進擊的日本地方刊物》一書的作者影山裕樹認為:「地方刊物的真正價值,完全體現在製作過程的豐富度上,而非成品本身。」

每一本地方刊物在專題企畫上都有著各自的取向,唯一相同的是製作過程中必然產生對地方的擾動和連結。以《新莊騷》來說,創刊號為了吸引目標族群,製作了新莊的特色咖啡專題,並成功進駐30家咖啡館擺放;因緣際會下又接觸到新莊社區大學,發現社區大學收集了大量的新莊史料和老照片,不但能提供刊物更豐富的報導素材,也藉由刊物的發行,增加了讓這些珍貴的資料曝光和傳播的機會。

而原先不想被「緬甸街只有美食」的刻板印象框架住的《緬甸街》,則是乾脆反向思考,先以美食議題吸引讀者目光,再更深度的延伸內容。例如第四期以「奶茶」為主題,不僅談及緬甸人飲用奶茶的生活日常,更介紹了各國飲用奶茶的文化來由和演變。此外,《緬甸街》的成員長期與街區居民往來的過程中,更能觀察到居民自然流露的真性情,例如街區一家雜貨店的老闆總是不苟言笑,某日社區迎來緬甸佛像,團隊看見老闆開心的參與搬運,跟他的距離才終於拉近。

強調田野調查精神的《淡淡》,曾報導過如淡水的閒置空間普查、小農、雜貨店、漁工等主題,均是透過歷史脈絡的探索加深文章厚度。黃文倩老師認為,雜誌與地方社群所串連起的關係都是很自然的,未必要刻意去延續,或有高遠的目標,對學生來說那交集的時刻才是最重要的。

民間的地方刊物是社區意志的一種展現,儘管風格各自迥異,卻如同一本本地方歷史剪影,而刊物背後的人際與地方關係,則是一種無形的凝聚。未來新北市立美術館如能善用這樣的地方力量,分享館內資源,串連地方刊物,相信在推動新北市美術發展上,可以更加事半功倍。

主辦單位:新北市政府/總編輯:龔雅雯
企劃編輯:于玟、翁玉琴、陳春美/執行編輯:鄭羽婕、阮楨鈞
出版機關:新北市政府文化局/承製:好料創意有限公司

2020秋第007期|美術館與它的數位想像
以刊物連動地方

美術館刊物是什麼?面對功能性到媒介的轉換,該如何華麗轉身?數位的呈現方式又該如何與美術館精神契合?本期內容聚焦於「刊物」的討論。

分享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