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式對談|線上刊物與美術館數位資源
  • 美術館刊物是什麼?面對功能性到媒介的轉換,該如何華麗轉身?數位的呈現方式又該如何與美術館精神契合?本期內容聚焦於「刊物」的討論。

訪談/整理:好料創意
攝影:劉璧慈

網路全盛的時代,資訊不再受到地理和實體載體限制,無紙化、線上化的趨勢發展至今紙本並沒有完全消失,我們該如何應用線上和實體兩種媒介?此外,2020年春天以來,一場全球性的傳染病疫情,亂了藝術圈的秩序,人與人無法如常接觸的時代,藝術該如何欣賞?線上展覽、線上藝博、直播表演……等等,數位式的思考是否真為解方?疫情之後又將留下什麼?本期邀請三位資深編輯進行對談,首先以各自的刊物製作經驗,分享他們對於當今線上刊物的詮釋和思考;並討論疫情期間他們對於數位化因應方式的觀察。

對談者|王柏偉
藝評人。主要研究領域為媒介理論、當代藝術史、文化與藝術社會學、藝術/科學/科技(AST)。與人合譯有Niklas Luhmann所著《愛情作為激情:論親密性的符碼化》(台北:五南)。現為數位藝術基金會藝術總監,曾任北美館助理研究員。

對談者|陳依秋
一位出身新聞訓練的編輯人,關注當代社會與生活經驗在創作中的轉化與變形,透過與藝術家訪談、寫作展覽評論、編輯工作等揣摩藝術在社會各階層中佔據的位置。現為朋丁 pon ding 複合式空間主理人。

對談者|江家華
一日雜誌人,終生雜誌魂,近年格外關注小誌(Zine)的發展。曾為《誠品好讀》、《臺南美術》、《AAA》雜誌編輯及主編,報社文化組、調查採訪室記者,現任FB粉絲頁「雜誌現場」創辦人,也為草率季(Taipei Art Book Fair)核心成員,未來希望能往挖掘更多女性書寫的路上邁進。


定義「線上刊物」

陳依秋(陳):以前講「線上雜誌」,想到的就是能在網站上閱讀的刊物;但現在對我來說「線上刊物」的定義變得很廣,只要是在線上的素材就可以成為雜誌內容,比如說Podcast的集結或影音等,且可以透過不同的裝置來閱讀和互動,似乎都可以成立。

江家華(江):「線上」涵蓋得廣這個可以理解,但講到「刊物」,就會出現制式的型態,像ISSUU那樣保留翻頁式的閱讀習慣,是最初基礎的線上刊物類型;但現在會慢慢強調網路的互動性,跟紙本區隔,比較有人的感覺,有互動性。所以現在「線上刊物」對我來說,會更強調互動性跟即時性,必須要強過所謂的紙本刊物。但好像還是得要有個紙本來對照,才能去定義出什麼叫做線上刊物。

王柏偉(王):我是反過來想,正因為網路閱讀可以隨時進行,有些線上內容之所以還是以刊物具時間周期的形式來出版,是為了創造一個期待感讓大家可以去關注。所以週期性地在線上創造大家的期待,不管內容是互動、長文等,只要是可以固定時間誘發,對我說就是線上刊物,而怎麼樣在大量資訊中創造一個期待的「事件」才是重要的事情。

可能是太老派,我覺得沒有週期性會不好抓時間。大家最容易的黏著度不是空間就是時間,所謂的空間就是你的品牌在哪裡我就直接進入那個品牌,就知道哪裡可以看到;不然就是固定有個時間,其他的搜尋都太花力氣了,要佔個人的記憶體實在太難了。

陳:但有趣的是,現在很多線上平台做了一段時間,也會發行紙本雜誌,可能是一年一期,或是特刊,所以某種程度來說是紙本和線上相互對應。比如說瀑布(waterfall)之前就是一年只出一次,它是很執著在紙本美好、珍貴性或不可替代性上;現在線上平台轉出紙本的考量可能不一樣,但卻是有成立的存在意義。

江:實體和線上刊物兩者已經不是競爭關係,是相輔相成,今天如果出一個紙本刊物卻沒有網路去散布,其實不太有人會知道;但為什麼做一個網路媒體,卻會想要有紙本?是因為如果換個編輯手法賦予資訊在紙本上的新生命,那網路的出現反而是讓紙本變得更珍貴,你在出刊時已經不是大量的氾濫的出版,因為很花錢,也擔心庫存,反而要去想是把精華集結在紙本,然後一出就是重量級的東西。

王:與其做書,我想做「檔案夾」。我對自己還沒有擁有的資料和文獻非常好奇,舉個例子,一個創作者的檔案夾,當拿到任何一個資料、檔案手稿,甚至是衛生紙,都可以納入,然後版面經過設計。因為所有資料都會不斷增加。其實檔案超難收集,尤其藝術家的檔案最多,甚至檔案夾做完以後,還可以印50份限量,那其實已經是個作品。

江:我現在會被吸引的線上刊物是簡單、分類很明確的,例如日本Pen雜誌的網站,一格一格的很簡單;相較於我也很喜歡的Magazine House,後者就比較是傳統翻頁的感覺。

陳:有個網站叫做Vdrome,有點線上策展的概念,內容是有限時的,例如錄像作品會過期,但是QA訪談還可以看到。這可能比較像是線上展覽,我自己滿喜歡的。

江:這裡面有策展概念,不過線上刊物如果是一個事件,其實也就是在策展,這種形式的機動性甚至比雜誌更強。因為網路有太多東西分散注意力,所以要讓人家想到你的存在真的是很難。

王:所以分眾才是最重要的事情,目標客群如果不清楚,就會糊掉沒救了。因為大家注意力太有限,所以只要做書就要先想是要跟誰講話。

我比較接觸的是像依秋說的那種,年輕新生代藝術家被加上一個年輕策展人,然後被撐起來。英國皇家學院有個策展學城,做了一個Afterall,看起來像期刊,但效果很好,有文章針對新藝術家,也出系列展覽書籍,不過這種就真的是當代藝術的操作,不是地方性美術館,但地方美術館也會有手稿、塗鴉等檔案式的很多,可以討論作品的發想、源頭等等。

陳:以前喜歡做雜誌是基於對紙本有想像,或覺得可以做些不一樣的等種種原因,當時對線上並沒有像對紙本這麼多想像。剛聽完這麼多覺得我們又往前跨了一個世代,紙本衰退已經講很久了,但走到這個年代,好像該講的也都討論了,變成數位或線上雜誌可運用的工具越來越多,線上跟網際網路時代的網站更不一樣了;還有現在小孩手機世代,他們閱讀的載體就直接是數位,當然他們也會領略紙本的美妙,但是也許先後順序不一樣,這樣的邏輯思維又會加速改變未來我們怎麼看待線上雜誌。

江:書和雜誌等紙本實體不會消失,只是會變成選擇性越來越強。

陳:在疫情期間,耶魯的攝影研究所老師格雷戈里·克魯森(Gregory Crewdson),他也是知名藝術家,他用Zoom授課並邀了凱特.布蘭琪(Kate Blanche)、蒂達.史雲頓(Tilda Swinton)來課堂上,分別問她們20個問題,結束後還跟幾百個學生進行問答。這件事很有趣,那些大明星或知名的藝術家跟我們一樣,也只能在家裡,對著電腦前的鏡頭,感覺大家變平了。而凱特.布蘭琪即使是在電腦前,也讓人感到演員的光芒;Tilda也是看起來就是很平常,但充滿了靈光。這樣的體驗我是很珍惜的,因為也許沒有疫情就不會發生這件事。

江:以直播講座來說,我相信只會吸引本來就想去卻到不了現場的人,而不會吸引本來就不去講座的人。德國做了一個滿有趣的研究調查,想知道疫情結束或再來時,要怎樣讓線上體驗跟實際體驗一樣。為了因應防疫把活動都變成線上是數位的思考,但這調查很有趣,變成科學性思考。比如將小喇叭增加一個裝置,使表演者的口沫不會傳播給觀眾,這樣阻擋傳播路徑的話,觀眾還是可以來看演出。我們聽到很多邏輯都是數位化來解決,第一次聽到科學可以解決的觀點,這是我聽過最有趣的解方。

數位很難取代體驗這件事,這是非常時期的非常策略,表演會有鏡位的問題,又牽涉到拍攝手法,不是解決完機器的問題還有技術面的問題,要真實達到大家想要的效應,可能還要很多年。不過時間拉長,也許會改變的是大家會反推思考表現的形式,開始有一個plan b,讓大家還是可以體驗到。我想,這場疫情之後留下來的會是這個,而不是未來大家都變成在直播。

王:我做過幾百場直播,這六個月大概所有館舍和團隊都來跟我們聊過可否直播、直播技術、除了直播之外可以怎麼做等等相關的事情。我們自己的經驗是這樣,直播絕對是錯誤的解法,你不可能用直播取代現場表演;另外一個經驗法則是,直播不會帶來人潮,直播只會讓他原來的粉絲有多少現身,你的網紅值有多少,你的觀看值就有多少。有的幾乎是零。比較紅的藝術家會到數百,這是很現實的。

直播的好處其實跟線上刊物一樣,他讓大家預期這邊會有事件發生,所以大家會守著這件事情,如果他是粉絲或想知道這件事的話,所以反而呈現的是現實的黏著度到底有多高,要增加新的人是絕對不會的。其實比較建議的方式就是拍成VR,因為現在就是要替代直播室的表演,但還是要因應鏡位去想像,與其用不同鏡位,不如就拍成VR,開發另一條電影圈的路線,也可能會打開另一些觀眾。

主辦單位:新北市政府/總編輯:龔雅雯
企劃編輯:于玟、翁玉琴、陳春美/執行編輯:鄭羽婕、阮楨鈞
出版機關:新北市政府文化局/承製:好料創意有限公司

2020秋第007期|美術館與它的數位想像
後疫情式對談|線上刊物與美術館數位資源

美術館刊物是什麼?面對功能性到媒介的轉換,該如何華麗轉身?數位的呈現方式又該如何與美術館精神契合?本期內容聚焦於「刊物」的討論。

分享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