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把藝術的影響力帶到場館之外

從美術館、博物館等藝術場館常見的白色立方空間所形成的「白盒子」,到媒體藝術、電影與錄像進入美術館後的螢幕需求而打造出的「黑盒子」,再到強調公共性及跨媒材作品展示的「灰盒子」。隨著時代演進,藝術不僅跨界,也突破空間限制,嘗試不同的創作與觀看形式,更強調民眾參與,讓藝術的影響力,拓展到每個人的眼前。

圖說:隨著時代演進,藝術不僅跨界,也突破空間限制,嘗試不同的創作與觀看形式。


藝術與空間的關係流變

「古典時期的博物館,都是為了皇帝或貴族所建造,牆壁不是以絨布裝飾、就是貼滿不同花紋,盡顯華麗感,更不可能開放給民眾參觀;進入現代主義後,為了不干擾對作品的欣賞,藝術場館的設計著重在空間的去中心化,四面都是白牆,也是俗稱的『白盒子』。 」說起藝術與空間的關係,北美館館長王俊傑笑說自己像在上課,但在擔任館長前,他既是藝術家,也在北藝大任教,一連串的發展脈絡介紹下來,一點都不拖泥帶水。

1969年,時任瑞士伯恩美術館館長史澤曼(Harald Szeemann)策劃「活在腦子裡:當態度變成形式(作品-觀念-過程-情境-訊息)」展覽,藝術作品不再侷限於畫布之上,而是藝術家所展現的觀念、態度與思考,更透過行為、現場製作等形式,將純白的美術館空間轉變為施工中的工地、實驗室及工作坊等場域,雖然史澤曼因此舉引發的反彈辭去館長一職,卻也揭示著當代藝術的策展起點。

而在當代或後現代的藝術發展中,隨著科技介入,開始出現結合投影或是光線呈現的作品,為了能有更好的觀看效果,「黑盒子」這般的幽暗空間也隨之而生。「如果說白盒子是現代主義留下來的樣貌,那黑盒子就相對是當代藝術的形式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王俊傑接續說明道,時至今日,藝術樣態不僅打破白盒子與黑盒子間的硬體空間限制,也不限於單一媒材所組成,作品的創作觀念,才是藝術本質。

圖說:王俊傑認為,藝術樣態不僅打破硬體空間限制,也不限於單一媒材所組成,作品的創作觀念才是藝術本質。


創造新的對話與觀看方式

空間的限制與定義漸趨模糊,藝術的呈現形式,自然有更多突發奇想的可能,例如2003年,丹麥裔冰島籍藝術家Ólafur Elíasson就利用天花板的半圓盤裝置與頂鏡反射出的圓,在倫敦泰特現代美術館(Tate Modern)渦輪大廳中打造出一顆人造太陽的裝置藝術,這也是他最廣為人知的作品——《天氣計畫》(The Weather Projet)。

「大家當然知道那個太陽是假的,但是配合室內開到最高溫的空調,是藝術家想要透過作品來表達環境生態的議題,進而讓觀眾思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聯性。 」對王俊傑來說,《天氣計畫》無疑是個相當成功的展覽,他曾在紐約的書報攤上翻閱這個展覽的畫冊,內容全都是與地球暖化、自然與天文等相關的研究報告與科學內容,「當代藝術已經不只有追求美感或心靈共鳴,而是藝術家透過空間場域,把觀眾帶入他與環境議題的對話中,一起思考共同面對的問題。 」

而原為北美館留白的休憩空間——3C迴廊,則是另一種空間運用形式, 館方先後邀請多位藝術家打造這個公共空間,例如2020年以「接近」為主題,賴志盛在迴廊製作高低不一的平臺,讓觀眾得以向下探望宛如池子的一樓大廳;又如2022年與樹火紀念紙博物館聯名,在迴廊中以紙打造可以隨意漫步的奇山異域。在藝術創作之下,空間也擁有了不同的觀看方式。


凸顯當代藝術公共性

除了模糊白、黑盒子的限制,重新定義空間的運用與觀看形式外,王俊傑認為,每個博物館或藝術場域,都得在形塑定位與特色的過程中,思考如何凸顯空間與藝術的公共性。

「不是說展示作品,讓大家來看就好,必須要跟觀眾有交流和互動,最好能把影響力帶到場館之外,帶到更遠的地方。 」王俊傑列舉幾項國內外行之有年的策展活動,像是倫敦肯辛頓花園的「蛇形藝廊夏季展亭」(Serpentine Pavilion)、紐約MoMA分館PS1的「青年建築師計畫」(Young Architects Program),或是北美館自2014年開始在戶外廣場徵選的「X-site」計畫,都是試圖打破原有空間定義,透過藝術與跨領域的結合,去和社區連結、並與觀眾對話。

這幾年北美館提出「街事美術館」計畫,2022年的「無孔不入」以臺北孔廟周遭為基地,展出蔡雪溪《臺北孔子廟》畫作,也邀請在地居民透過創作訴說在地街坊故事,「對於空間的想像,得要維持一定程度的自由與開放,因為永遠不知道藝術家會丟出什麼創意。 」王俊傑相信,當代藝術始終強調多元的包容性,同時無論怎麼跨域或突破,依舊會緊扣時代脈動,透過創作回應社會議題。

圖說:「X-site 計畫」(2014-)以臺北市美術館戶外廣場為基地,每年公開徵選一件實驗性的臨時裝置提案。今年由跨領域團隊「感想工作室(office one senses (OOS))」的作品《林木林(Analogue Forest)》獲得2024第11屆首獎。圖片提供:臺北市美術館。

由藝術家賴志盛於北美館三樓3C迴廊,創作出跨越的路徑,邀請觀眾或踮腳或跨越至欄杆之外觀看。圖片提供:臺北市美術館。

文字:田育志
攝影:EGG

2024|8月號
觀察/把藝術的影響力帶到場館之外



分享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