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場外策展——在地故事與精神的再延續

人物/場外策展——在地故事與精神的再延續

前言:在臺灣這片多樣而充滿活力的土地上,策展人的工作不僅僅是展示藝術,更是一場與地方展開長期對話的旅程。對於擁有豐富場外策展經驗的策展人林怡華來說,場外策展的廣度可以從海洋延伸到山林,每場展覽都是在地故事和精神的再延續。而作品如同媒介,隨機觸發觀賞者對這片土地的情感,抑或是遞出重新共感自身文化的橄欖枝,以當代藝術深度探究各種可能性。


從「時差」中找到與地方連結的方式

過去幾年,林怡華參與了浪漫台三線藝術季、馬祖國際藝術島「地下工事」及「南方以南」南迴藝術計畫等場外策展(off-site)。遊走在美術館之外的經驗,讓她累積了不少「時差」。林怡華所謂的「時差」不僅是時間上的概念,更包含文化、歷史和社會發展之間的關係,而策展人的首要功課便是調節時差,找出與地方有效連結的方式。然而,林怡華也說明這並沒有一定的方程式或快捷鍵,「如果真的要說出個方法,有點像是『獵人模仿術』,透過模擬動物的習性與行徑去追蹤,而我則是模擬在地居民,順著在地的時序沉浸在不同的生命,長時間後便會忘記原本的身分,當覺察到這樣的變化時,便有機會開啟在地視角。」

林怡華以藝術家劉致宏的作品《漁火》為例,這項作品以馬祖傳統捕魚法「聽音辨位」為核心概念,模仿早年漁民在漆黑海面上,只靠聽覺感官作業,反倒激發本能的感受。這項古老漁法透過藝術重新演繹之後,讓許多老一輩漁民找回記憶。有些事情深埋在當地人的生命記憶裡,看似隨著時間的流逝被抹去,但是在欣賞作品的當下,那份情緒往往能再度被觸發。對於她而言,「場外策展並非只是將作品妥善配置在空間裡而已,而是要讓觀眾融入在作品情境裡,簡白的說,我們不只是要說故事,更需要成為故事裡的人。」

圖說:林怡華認為不斷在當地累積的生活經驗,比一閃而過的靈感更重要。


再現被忽略或隱匿的文化景觀

即便需要花費大量心力,讓林怡華持續場外策展的原因,或許是因為策展目的並非僅為了創造新作品,而是透過展覽,重新呈現被忽略或隱匿的文化景觀,「我們像是農夫ㄧ樣,透過藝術翻土的方式,去尋找在地原有的豐沛能量,再藉由當代藝術進行轉譯。」因此,當這些地方故事和文本土壤重新被攪動之後,似乎又能長出不一樣的風景,不論是活化在地身分認同,或是成為與外界接壤的窗口,都讓原本習以為常的事物,變得有那麼一點不同。

不過林怡華也強調自己非常喜歡美術館,它能夠「在寂靜空間精準地創造出深層並具有儀式性的凝視」,使人深入專注經驗藝術作品。而場外策展則在建立觀眾與作品之間的關係,提供了更多種可能性,例如觀眾得先跋山涉水到某個遠方,或是得讓身體一直處在不舒適的環境,而這些流動性的身體經驗都是有意義的,更是理解展覽的重要環節,「不受限於時空等物理條件的場外,我們得以賦予作品主場優勢,親臨實境感受作品的語境。」

圖說:每場展覽都是在地故事和精神的再延續,透過當代藝術轉譯成各種可能性。

圖說:透過抵達遠方的身體經驗,更容易感受深藏在作品中的脈絡與本質。


以感性的方式理解世界

提到「南方以南」南迴藝術計畫,林怡華說著,「我們到了部落都要進行過火儀式,同樣的,當代藝術離開白盒子空間到了部落,也要『過火』一下,這將有助於解構當代藝術的單一性,尋求理解藝術的另一種可能性。」

她放下了原有的策展邏輯,跟著獵人上山,隨著居民採收小米。首先邀請藝術家與當地頭目一起釀酒開啟對話,並且在展覽期間舉辦解夢會,當大家在品酒同時,頭目會敘述著她的夢兆,觀眾也能跟頭目分享自己的夢。現場也會有藝術家黃博志創作的文字、照片及裝置,讓這項計畫性作品《夢啟酒》,呈現出只有深入地方才會發現的意外與期待。

遊走在場內與場外策展之間,林怡華說到場外展演的必要性,「當參與者得以透過經驗展覽生成某種『立足感』,也就是有意識的認知到環境,強化了自身與在地的關係,那將給予人們一個契機重新定位自身與外部世界的距離。」穿越物理空間的限制,策展人將藝術家與觀眾放置在沒有主客關係的場域裡,自主生成各種藝術行為,並且有意識的與地方產生關聯,共同擴寫出這個世界的可能性。

文字:黃映嘉
攝影:Ogawa Lyu

2024|8月號
人物/場外策展——在地故事與精神的再延續



分享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