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黃姍姍——以美術館為基地,孵育日常感知的現場

深秋的大漢溪床上蘆葦搖曳,遠處的鶯歌窯場煙囪林立,向地平線望去,人文地景與古老技藝疊加,成了這座城市的紋理。新北市美術館以「蘆葦叢中的美術館」為意象,規劃大量開放空間,試圖打開街廓,串連在地藝文聚落,邀請民眾成為探索者,想像一座美術館之於生活的多元可能性,發現觀看藝術的有趣方式。

屬於這個世代的美術館會是什麼樣子?現代美術館如何共振出日常性與生活感?對忠泰美術館總監黃姍姍而言,一座理想的、邀請民眾走進的美術館,得從啟發感知開始。


美術館的本質:打開邊界、啟發思考

「現在的藝術不是只是美而已,美是其中一部分,更重要的是思考的多樣性。」黃姍姍談及不同美術館有其功能,忠泰美術館是以內容生產為主軸,運用企劃力策劃扣合未來議題、城市建築、當代藝術的展覽。

2022 年黃姍姍策劃《感知現場─建築×藝術跨界展》將美術館化為作品,並特意減低過多的文本解釋,邀請觀眾純粹地以身體感知空間內的光影與聲響。讓美術館成為生產知識內容的場域,策展手法背後是對「啟發」的在意,「改變是漫長的過程,觀眾不會看了一場展覽就成為藝術大師。但透過展覽,觀眾能有機會了解到:『啊!原來有人是這麼想事情的。』」她認為,一座城市的美術館的重要性是提供人們新的觀點、接觸藝術的機會,「就算他只是跟藝術相遇,他認識到有這樣特別的人和想法,光是這點就很重要。」

策展人黃姍姍表示,「感知」,是一種看不見卻真實存在並難以言喻的感受與察覺,超越慣常的文字語言與知識體系©忠泰美術館。

《感知現場─建築×藝術跨界展》©忠泰美術館

2016 年忠泰美術館開啟「奧夫塞計畫 Off-Site Project」,透過長期藝術實踐計畫,邀請不同創作者於非典型場域展演,讓藝術突破館牆,在城市發生。

她讓藝術走入城市與民眾相遇,以形態各異的策展主題觸及群眾:「美術館就像城市的大腦,它是要能啟發、創新的, 刺激城市裡的人去思考。」或是發現靈光的瞬間,或是反思物事的本質,不論是實體藝術作品或無形知識內容,重要的是它如何啟發?啟發了什麼?

奧夫塞計畫中作品《圖針》以鮮亮的「線索」形象,穿梭於忠泰美術館周邊的公共場域—瑠公圳公園一隅©忠泰美術館


用有趣的手法說一件重要的事

美術館與街廓的界線破除,不僅是因為藝術品走出場館,也端看美術館如何拋出題目。黃姍姍曾於日本東京大學文化資源學研究所修習,並於日本橫濱三年展、森美術館服務,旅日經驗讓她體認日本民眾內化於食衣住行的藝文涵養。

「影響日本國民文化養成的關鍵是政府對文化教育的重視。日本人從小到大生活在美術館、公共藝術遍佈的生活環境,對他們而言,文化就是生活,並非拒斥在外、異質性的東西。」意識到「將藝術落實生活」是讓市民慣於與美術館、藝術對話的重要節點,使她對一間美術館溝通的「手法」更為敏銳、更關注日常性。

綜觀日本,一座美術館如何以生活化的方式活絡在地的藝文氣息,與住民生活激盪出不一樣的火花?她首談建築空間由日本建築大師安藤忠雄設計、由三宅一生主要發起創設的 21_21 DESIGN SIGHT ,「它們以『設計』為核心策劃了許多展覽活動,激發人們思考設計之於生活的角色與可能性。其中,《デザインあ展》(Design-Ah)讓我印象深刻, あ 是日本五十音的第一個音,以 あ 字延伸,利用聲音、字型、圖像創造觀察日常事物的生活化切角。」《デザインあ展》的構想來自 NHK 人氣同名節目,展覽以「觀察」、「思考」、「創作」三個面向微觀剖析日常器物,將抽象概念實體視覺化,呈現設計學的本質精神。

以此借鏡,如何將近人的題目做得立體有趣卻不失專業,黃姍姍也有思考:「策展時我們會將觀眾劃分為藝文、建築專業、設計領域、學生族群或普羅大眾,找出多元對話的可能性。 」以人為本,用深入淺出的策展手法說一件重要的事,使美術館成為觸發觀察、思考、行動的場域,拉近人與藝術的關係。

21_21 DESIGN SIGHT|CC-BY-SA-4.0Self-published work

展覽《デザインあ展》|CC-BY-SA-3.0 Self-published work Photographs taken on 2015-02-10 Taken with Sony DSC-RX100


城市的藝文廊帶:觸目所及,皆是藝術

人是構築文化的主體,是城市的生命力。當美術館進駐城市,它如何帶動在地的藝文氣息,將常民文化呈現至創作前沿,成了另個重要議題。

她回憶當年參觀金澤 21 世紀美術館的經驗,「它是很當代的美術館, 建物本身是圓盤狀,與古典美術館如殿堂般的形象不同,它是一個敞開的場域,居民能自然地靠近。建築體多為玻璃設計,整體透明、輕盈,讓人覺得這座美術館是城市的一部分,融入了街景。」它讓黃姍姍明白什麼是讓民眾與藝術間沒有門檻。不懂藝術也無妨,僅是安靜地生活、漫走場域之中,觸目所及皆是藝術,皆能欣賞。

「金澤市是很傳統的城市,有人喊它小京都。當 21 世紀美術館進來後,我覺得很棒的是它呈現了當代與傳統共生的一種狀態。」要能成功地融入在地,黃姍姍點出田調與尊重傳統文化的重要性,「開館前,他們做了長時間調研,研究在地的藝術聚落、傳統工藝、當代藝術。後來開辦的金澤國際工藝三年展,則是著重將世界各地的傳統工藝帶到金澤,為傳統工藝者們創造對話、交流的平臺。」

金澤 21 世紀美術館|CC-BY-2.1-JP Uploaded with VicuñaUploader


讓美術館作為動能,孵育在地藝文聚落

金澤 21 世紀美術館像棵向下深根、向上開枝散葉的大樹,讓城市遍佈能恣意遊憩的藝術綠蔭,替傳統技藝注入活水。日本東京都現代美術館則是充滿動能的藝術溫床,專注推廣當代藝術的同時,孵育了在地藝文聚落。「東京都現代美術館周邊有許多藝文小店,咖啡店、 花店、書店林立,是年輕人喜愛的藝文場所。附近聚集了十幾家當代藝術畫廊,是在美術館開館後慢慢聚攏的藝文聚落。」

回頭注目臺灣,近年來越來越多公、私部門投身藝文領域、美學教育推廣,年輕世代擁有更多機會置身藝術之中。黃姍姍直言,美術館要影響在地社群需長時間累積,無法立竿見影,不過,這世代的人們如何思考、如何行動、如何創作,其實就是一種集體創造,透過生活展演臺灣的樣子。

美術館以生活化的手法提煉文化底蘊,透過開放場域、串連地方,蒸餾出基於台灣的生命經驗——在思考與表達之間,逐漸打開藝術、美術館的「開放性」,持續孵育日常感知的文化現場。

日本東京都現代美術館|CC-BY-SA-4.0 Self-published work

黃姍姍/現任忠泰美術館總監(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出生於臺北市,臺灣。日本國立東京大學文化資源學研究所博士課程修了,同研究所碩士、臺灣國立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畢業。曾於日本橫濱三年展、森美術館、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工作。

  • 採訪撰稿/吳孟倫

2023|4月號
觀察/黃姍姍——以美術館為基地,孵育日常感知的現場



分享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