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解嚴之後,臺灣進入1990年代,各種體制改革聲音四起,民間自我認同尋找與在地意識抬頭,躁動的社會氣氛也展現在藝術活動與發展上。當時的臺北縣(現新北市)也逐步醞釀出與地方特色相互融合的文化樣貌,如1992年起,臺北縣立文化中心舉辦「中元普渡祭-宗教藝術節」,結合民間信仰與藝術表演,呈現現代觀點;以及1994、1995年的「臺灣樸素藝術節」,聚焦民間創作生命力,喚起人們關注常民文化中珍貴的寶藏。
1993年起臺北縣美展也開始改制,打破過往官辦美展的分類,改分為「立體類」與「平面類」,評審也邀請年輕新血加入;1994年的美展則再跨前一步,評審首度採用「責任藝評」制,評比項目則改為「一般徵件」與「特別徵件(環境藝術組)」兩大類;1995年,延續這股改革能量,邀請林惺嶽策展,以「淡水河上的風起雲湧」為命題,沿著淡水河岸裝置多件觀念藝術型態的大型戶外作品,結合現地生態與藝術創作,試圖以藝術行動反映環境問題;往後的1996、1997年均圍繞著「河流」概念,策劃大型裝置展覽。短短幾年的革新,卻刺激了臺灣當代藝術的發展,延伸的議題包括創作媒材的劃分、策展人制度、大型戶外裝置藝術的執行模式等等。
1994年,吳中煒、林其蔚等人在未經過場地申請下,於臺北縣永福橋下搭建舞台,舉辦第一屆破爛藝術節;隔年則參與臺北縣立文化中心的「新寶島藝術季」,於當時即將拆除的板橋舊酒廠舉辦後來引起相諸多爭議的「臺北國際後工業藝術祭」。這些活動中無不存在臺北縣的工業之都形象,與廢棄、混沌的地方印象融合,成為1990年代臺北盆地邊緣特異的一股藝術能量。然而任何事件都非突發之舉,是整個90年代的社會背景造就這些事件發生的時機;我們也不能忽略在橫向的時間軸中同時發生著的其他活動。越將觀察的深度和廣度展開來,我們就越能看見事情的全貌。本期邀的三位受訪者,用他們各自的專業和身分,帶來觀看90年代的不同視角:紀錄片導演黃明川,從90年代開始以鏡頭為藝術寫歷史,面對外在世界的變遷和內在對生命與創作的思考,持續在鏡頭中找尋著讓自己前進的力量;前臺北縣立文化中心職員簡明輝,在1992到1996年任職期間,以求新求變的思維在體制內承辦了文化中心大大小小的展演活動,是隱藏於幕後的關鍵推手;策展暨藝評人石瑞仁,身懷藝術教育推廣使命,1997年策劃北縣美展「河流-新亞洲藝術.台北對話」,集豐富的策展歷練與教育經驗於一身,帶來不同於藝術創作者的觀點。
為讓更多人感受90年代的藝術創作氛圍,本刊也特別於今年(2020年)的「新北市美展」(前身即為臺北縣美展)期間舉辦紀錄片特映暨座談會,放映的是黃明川導演於1995年所拍攝的兩部藝術紀錄片作品:《淡水河上的風起雲湧》與《1995後工業藝術祭》。前者是第七屆臺北縣美展,延續地方美展的變革,也是臺灣大型戶外裝置藝術活動的濫觴;後者則紀錄了在板橋舊酒廠拆除前夕所舉辦的一場噪音表演-「臺北國際後工業藝術祭」,充滿爭議的藝術行動和演出,25年後看來依舊令人震撼不已。
主辦單位:新北市政府/總編輯:龔雅雯
企劃編輯:于玟、翁玉琴、陳春美/執行編輯:鄭羽婕、阮楨鈞
出版機關:新北市政府文化局/承製:好料創意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