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年度|STEAM教案

110年度|STEAM教案


計畫介紹

110年度教案內容分為五大主題,分別為數位與我的距離、看得見的聲音、 自然素材的日常採集、生命的不同想像、觀察和設計思考。



數位與我的距離|教案(一)

藍幕魔法─成為媒體

藍幕魔法─成為媒體

藝術家:張乃仁
合作教師:陳苾文
實施學校:榮富國小
「眼見」真的可以為憑嗎?藝術家張乃仁延伸自己的創作,運用電影裡經常使用的藍幕,讓學生實際透過體驗,認識視覺被轉化和重新創造的可能。
課程首先帶領學生製作代表自己的動物陶盤。從桿平陶土、捏塑形狀、切割、上釉藥到燒窯,教師希望透過層層繁瑣的手作步驟,創造學生對於物件的身體經驗。待陶作完成後,學生需將其置於藍幕中。此時,經過長時間製作才完成的作品,卻在藍幕中被輕易地後製成其他的樣貌。此課程希望藉由這樣的反差感,讓學生親身感受媒體形塑觀點的能力,也期許由此討論出發,提升學生的媒體識讀素養。


數位與我的距離|教案(二)

幻遊藝境

幻遊藝境

藝術家:並蹦俱樂部(楊清雯)
合作教師:蔡宜芳/王勠玉/方雅鈴
實施學校:桃子腳國中小
近年沈浸式體驗越來越盛行,從擴增實境(AR)、虛擬實境(VR)到混合實境(MR)等技術發展,皆呈現人類將幻象具體化的期待。但這股熱潮並非近年才興起,從早期的小說或科幻電影,即可看出人類對於「擬真投影」的強烈好奇和想像。
早在19世紀,科學家John Henry Pepper就為了劇場效果,發明人稱「佩珀爾幻象」(Pepper's Ghost Illusion)的投影裝置。此裝置運用觀眾的視線死角和鏡像反射原理,將虛擬的人像或物件投影到舞台上。這門課程從介紹佩珀爾幻象的發展過程和技術原理切入,引導學生以幻象為主題製作逐格動畫,最後實際應用佩珀爾幻象的科學原理,製作擬真投影裝置。從實作中認識人類對於藝術形式的追求,也促進了科學技術的發展。


數位與我的距離|教案(三)

資訊圖像與視覺符號

資訊圖像與視覺符號

藝術家:謝佑承
合作教師:羅俊驛
實施學校:新泰國中
對於這個世代的學生來說,網路與社群已經是嵌入日常的身體經驗。從眼前高解析度的螢幕畫面,到社群軟體常使用的表情符號(emoji),這些日常圖像,其實都屬於當代視覺文化探討的議題。
課程藉由認識色光(RGB)、色料(CMY)的差異和顯示器成像的原理,了解像素點如何透過排列組合成為彩色的數位影像。藝術家將擅長運用的螢光媒材帶入課堂,讓學生模擬數位影像的生成,使物理性的材料「螢光貼紙」仿若投影機或螢幕顯示或的畫面。這門課程運用當代藝術的創作思維翻轉觀看經驗,並將科學原理應用於藝術創作中。


數位與我的距離|教案(四)

Inter net 數位足跡

Inter net 數位足跡

藝術家:陳姿尹
合作教師:陳上瑜
實施學校:鶯歌工商
當我們遇到疑問或困難時,第一反應是會拿起手機用Google搜尋,還是詢問身邊親朋好友呢?我們是否在無意識中,向網路揭露了許多自己的私密問題?
此課程運用Google的搜尋記錄,回顧每個人自擁有帳號以來所有的搜尋紀錄。讓學生藉由觀看這些紀錄,反思自己使用網路的習慣,並認識當代藝術如何透過創作探問網路形塑的集體意識。除了回顧自己的搜尋紀錄,課程也將全班的搜尋紀錄匯聚成一件熱轉印創作,將數據資料以視覺具體呈現。透過集體創作,每個人的邊界消融在團體之中;在宛若網路數據庫的大型裝置面前,藝術家引導學生思考自己與網路的邊界。


看得見的聲音|教案(一)

釉藥花紙之聲音記譜

釉藥花紙之聲音記譜

藝術家:許雁婷
合作教師:鍾雲珍
實施學校:後埔國小
肌肉可以透過訓練越來越強壯,聽覺,也可以被鍛鍊嗎?
自然的聲音、機械的聲音、汽機車的聲響,生活中充斥各式各樣的聲音來源,有些聲音可能因為太常聽見,已讓我們習以為常。本課程藉由「健耳運動」鼓勵同學仔細聆聽周遭的聲音,並記錄聲音出現的距離、頻率與規則。接著運用「聯覺」將聽到的聲音以文字記錄下來、給予顏色定義,再以符號呈現。最後將顏色、符號和圖像整合,並使用釉藥紙創作,以跨感官的方式創作出屬於自己聲音記譜圖像。


看得見的聲音|教案(二)

聽見震動,看見聲音

聽見震動,看見聲音

藝術家:一公聲藝術
合作教師:陳小芃
實施學校:同榮國小
聲音雖然看不見卻真實存在,這堂課將透過各種實驗與創作手法讓聲音被看見。
本課程從實驗開始,使用沙子、水和光等不同介質,讓喇叭振動產生的聲波視覺化。接著由藝術家帶領學生製作專屬自己的音筒觀察器,將體驗轉化為視覺創作。並用沙畫製作從克拉尼裝置的觀察到的圖型,運用抽線畫模擬雷射光震動的樣貌,打開學生對於聲音的想像和認識。


看得見的聲音|教案(三)

掌聲想起

掌聲想起

藝術家:融聲創意(林喚玲)
合作教師:徐淑芳/劉綺倫
實施學校:福和國中
為什麼一觸碰,眼前的裝置就會發出聲音? 如今許多藝術家不僅將聲音視覺化,還連結科技設備創造聲響互動裝置。觀眾需運用五感與參與動能,方能完整體驗一件聲音藝術的創作理念。
本課程帶領學生運用藝術表現與數位應用,將雕塑作品製作成聲響互動裝置。透過為裝置作品設計場景、撰寫故事、設想畫面、挑選媒材,並運用數位設備錄製和設計聲音。再運用觸摸感應互動板(TouchBoard)的程式將設計好的聲音透過互動板傳輸,完成一件從視覺出發,並結合聽覺、觸覺的聲響互動創作。


看得見的聲音|教案(四)

聲音質地演奏會

聲音質地演奏會

藝術家:洪梓倪
合作教師:林育嫺
實施學校:樟樹實中
悶悶的聲音、尖銳的聲音、沙啞的聲音,當聲音透過不同共鳴體被傳播出來,我們如何運用質地的差異進行聲音的演奏?
本課程從聲音藝術的發展開始介紹,引導學生認識當代藝術中聲音創作的多種樣貌,並學習欣賞不同的聲音裝置作品。藉由常被聲音藝術運用的「聲音回授」原理,認識震動喇叭和放大器等專業器材。再透過實際操作震動喇叭與不同材質的共鳴體,練習呈現不同的聲音質地,發掘聲響作品與聲音裝置的可能性。


自然素材的日常採集|教案(一)

與毬果共舞

與毬果共舞

藝術家:夾腳拖劇團
合作教師:蕭曉蓮 / 朱凱鈺 / 戴美月
實施學校:民安國小附設幼兒園
害羞的毬果想要去參加舞會,邀請孩子們替它裝扮吧!
松樹的毬果具有濕度敏感性;毬果因鱗片組織構造排列的特性,使鱗片在不同濕度環境下會改變彎曲程度,產生彷彿在呼吸一般的開合現象。夾腳拖劇團透過戲劇引導,將鱗片遇水閉合的現象比喻為毬果不敢參加舞會的害羞反應。藉此邀請孩子一同透過實驗、環境認識與外型觀察,並運用五感體驗了解植物構造。在過程中,讓孩子除了認識自然界植物的生命力,也學習毬果為了播種而演化的自我保護機制。
課程最後,教師邀請學生替毬果妝點打扮。除了能讓同學展現個人創意,更賦予孩子發揮同理心,邀請害羞的毬果成為自己的舞會夥伴。


自然素材的日常採集|教案(二)

編織龜龜爬爬山

編織龜龜爬爬山

藝術家:織女彤彤
合作教師:廖惠玲/黃文亭
實施學校:龜山國小附設幼兒園
線是從哪裡來的呢?線跟自然又有什麼關係?日常生活中常常看到的棉線、毛線等,其實一開始都由自然纖維而來的。
本課程從觸摸不同質地的編織作品出發,認識感受各式材質的差異。再藉由捻線的練習,熟悉從纖維到線材的過程。並透過觀察原住民傳統服飾,認識天然染料的自然用色,理解自然素材多元的用途。運用緞帶的編織小遊戲、紙條編織練習讓孩子理解編織的原理後,使用採集而來的自然素材進行編織,完成作品後也可以觀察到鮮採植物漸漸枯萎的自然變化。


自然素材的日常採集|教案(三)

中山很草、植得玩味

中山很草、植得玩味

藝術家:雜草稍慢
合作教師:劉美玲
實施學校:中山國小
採集藝術家雜草稍慢所倡導的「當代採集」,意指採集我們所處環境的素材進行創作;藉由雜草的採集回應土地與我們之間的關係,帶領學生親手用雜草製作沐浴包進行薰蒸,用身體感受我們平時容易忽略的雜草。
課程從生活和校園的實境觀察出發,探索與辨識植物的色彩、樣態和生長環境,並藉由雜草茶的飲用、沐浴包製作,用五感感受雜草的生命。最後運用數位軟體,進行圖文書寫創作,表達自己的想法給土地,覺察與建立生態永續的公民責任。


生命的不同想像|教案(一)

蘆荻剪影

蘆荻剪影

藝術家:陳治旭
合作教師:柯巧惠
實施學校:仁愛國小
在沒有影印機的年代,馬祖傳統剪紙的紙樣是將色紙和白紙黏貼,使用火去燃燒紙張,白紙因受到煙燻留下的痕跡,可以鮮明的保存剪紙的花樣。現在有影印機、照相機等工具的協助,如今已越來越少會人這麼使用了,但透過燃燒去保留下來的痕跡其實格外深刻,因為燃燒的過程必須一氣呵成,每個紙樣都只有唯一一次的機會。
課程首先帶領孩子進行在地的濕地踏查,透過觀察有哪些特別的動植物,進而去設計和製作剪紙作品。從生物的特性搭配不同折法的剪紙,例如對摺、四摺等不同角度。最後運用燃燒不完全的化學現象,讓學生體驗製作剪紙燻樣。在學習傳統燻樣技法的同時,也完成一件獨特的創作。


生命的不同想像|教案(二)

轉動小生物

轉動小生物

藝術家:蔡宜婷
合作教師:蔡宗翰
實施學校:民安國小
動物、昆蟲和人類的運動方式有什麼不一樣呢?迪士尼和皮克斯動畫中的動物為什麼可以這麼栩栩如生?
課程從關心動物的生物結構與運動樣態出發,先讓同學透過觀察,認識不同生物的運動姿態。接著運用自動機(Automata)與凸輪設計的動力機構裝置,來重現動物的運動方式。課程中學生不僅能了解凸輪的形狀與尺寸如何影響動件的移動和轉動,也透過設計自己的幻想生物,激發學生的故事創作和設計能力。


生命的不同想像|教案(三)

一起為今天的心情上色

一起為今天的心情上色

藝術家:王懷遠
合作教師:張琬湄
實施學校:新莊國小
我們是藉由什麼判斷他人的情緒?因為用詞、聲調、表情、肢體動作,還是他臉上呈現出的顏色變化?
本課程從藝術家王懷遠的作品出發,引導學生使用電子零件表現生物或人類的情緒反應。學生將先認識顏色和情緒的關係,接著設定電子零件生物的背景,並選用合適的材料製作。最後輔以浮水畫的場景與LED燈光變化,完成乘載學生心情的電子生物情緒寶盒。


觀察和設計思考|教案(一)

夢想地景盤

夢想地景盤

藝術家:非常態/AK
合作教師:林琬蓉
實施學校:大觀國小
平平的地圖,為什麼能夠表達高高的山脈、低低的河谷和盆地呢?
本課程從孩子的家鄉浮洲出發,首先認識自己的生活環境擁有哪些不同地形,再認識臺灣涵蓋的五大地形特徵。學生在課程中將學會辨識等高線地圖、學習如何運用線段、顏色和圖案在平面畫出立體空間,並以此創造自己的夢想地景與主題地圖。
除了二維的地形設計,藝術家也帶領學生將地圖轉換成模型,從二維的視角轉換成三維空間。學生將切割後的珍珠板層層堆疊,把主題地圖發展成立體的地景模型。過程中除了需熟悉等高線的原理,也需運用電腦軟體和雷射切割技術以完成屬於自己的地景茶盤。


觀察和設計思考|教案(二)

Hardware, hard power!

Hardware, hard power!

藝術家:楊水源
合作教師:張晨昕/陳美如/張益明
實施學校:青山國中小
小小的五金,是產業鍊,是地方的風俗習慣,也是一種生活方式。
本課程藉由重新觀看五金的思考歷程,帶領學生認識五金零件的由來與發展脈絡。從覺察生活中的五金、認識五金產品,到發想新五金的過程,設計師以設計思考中「以使用者為中心」的方法,讓學生練習運用設計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也回應五金零件的存在本質。課程中,學生透過解構、挪移、重置等手法賦予作品功能性,凸顯出每個五金的在地脈絡與不平凡。本課程透過為五金零件賦予意義,邀請學生喚起對於平凡物件觀察力與想像力。


觀察和設計思考|教案(三)

路上觀察學

路上觀察學

藝術家:拾拾造物(吳柏翰)
合作教師:田憶萍/鄭景云
實施學校:板橋高中
街道上的塗鴉、夜市裡的攤販、五花八門的招牌,這些都是一座城市最真實的模樣。
本課程以美感訓練和設計思考出發,帶領學生透過「路上觀察學」實地觀察生活周遭的大小事物,感受自身所處環境的特殊性。並藉由分類、歸納和分析,找出想專注觀察和設計轉化的目標,再將觀察經驗透過側寫、簡化和描繪,轉化成創作。
學生於課程中也需學習使用建模軟體將物件建立成三維模型,此項任務不僅能提升學生對科技與空間的掌握能力,更期待同學能由此認識科技不僅是輔助藝術創作的工具,更成為一種新型的創作方式。

110年度|STEAM教案

計畫日期

費用

計畫地點

適合對象

計畫類別

場次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