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美駐地」開放工作室

「新美駐地」開放工作室


活動介紹



2025「新美駐地」|開放工作室

「新美駐地」開放工作室為新北市美術館全新啟動的調研交流計畫。

2025年度經過館內及國際評審提名,邀請臺灣藝術家陳庭榕及摩洛哥裔法國藝術家莎拉.烏哈杜(Sara Ouhaddou),以區域作為創作研究的基礎,匯集新北市異質且多元的社會產業、自然景觀及民間的能動性中,提出既呼應當代社會脈動,同時兼具在地與國際視野的研究成果。

陳庭榕以聲音延伸林搏秋的電影,其作品敘事場景中所再現的社會紀實與政治隱喻,探討交織於勞動、聲音與娛樂的關係;莎拉的創作研究則以陶藝、玻璃及紡織作為媒介,在與工藝師與地方社群合作的過程,思考傳統工藝在面臨觀光化後消退的靈光。

本次開放工作室,期待在觀眾接觸藝術家的創作過程,能深入瞭解地方蘊含的歷史與國際間緊密連結。

「新美駐地」開放工作室
時間:2025/10/4、10/5(六、日),14:00-18:00
地點:新北市美術館 新美聚所


2025「新美駐地」|藝術家創作分享

藝術家:陳庭榕、莎拉・烏哈杜
日期:2025年10月4日(六)
時間:14:30-15:00
地點:新美聚所 S5
費用:免費參加


2025「新美駐地」|公眾活動「聆聽時間」

藝術家:陳庭榕
日期:2025年10月5日(日)
時間:14:30-16:00
地點:探索基地 L4
活動以中文進行,全程免費參與

陳庭榕的創作時常關注聲音、權力、記憶與集體認同之間的關係,並且透過多媒體裝置探索政治語言與感官經驗的交錯。

在這場公眾活動之中,陳庭榕將與參與者開啟一次新的接觸,呈現一段專屬的「聆聽時間」。她將重敘其創作中聲音工具化的脈絡,並將先前作品中的「禁歌」與「淨歌」進行新的混音與呈現。

同時,她也將首度邀請配音演員進行現場表演。這場聲音表演將以「人聲」為核心,以林摶秋導演1950–60年代的電影文本為主幹,展開從日據殖民、國語政策到自由世界宣傳的歷史脈絡。以電影台詞的配音(post-dubbing)作為出發,藝術家在同步與不同步(synchronization) 的聲音結構,多重的日常情境、空間情境剪貼中,探討語言的工具化如何在政治權力與文化冷戰的交織下被規訓、審查、再製與操控。

透過現場的配音員與回放技術交織,使人聲同時成為身體的呼喊與機械的回聲,邀請觀眾以雙耳與身體聆聽,在多聲道聲響的同步秩序與延遲錯位之間,感受語言從政治宣傳到私人情感的分裂與重構,揭示聲音作為權力工具與詩意裂縫的雙重面向。


「新美駐地」藝術家介紹

陳庭榕

陳庭榕



1985年生於臺北,現往返於柏林、維也納與臺北工作。

陳庭榕畢業於維也納藝術學院展演藝術與雕塑系碩士、漢堡藝術學院雕塑系學士及臺灣大學哲學系。其創作多以表演性裝置為核心,結合聲音、空間感知、身體動作、語言與檔案,探討文化與政治符號學的交織。她特別關注聲音如何喚起情感與歸屬,並在權力體系下被工具化與武器化;透過歷史事件、訪談與田野錄音,反思集體記憶的建構與身份的轉型。

曾獲 2024 年柏林 DAAD 藝術家計畫、2022 年維也納市視覺藝術獎、2019 年 MAK 辛德勒獎助金、2018 年維也納美術館獎。陳庭榕曾參與駐村計畫包括新北市美術館、巴黎西帖國際藝術村、柏林貝塔寧藝術村、洛杉磯 MAK 中心及橫濱黃金町藝術祭。其個展遍及柏林 DAAD 藝廊、台北市立美術館、維也納美術館等;作品典藏於奧地利總理府與維也納城市博物館。



陳庭榕的創作探索聲音的聆聽經驗,以及其所引發的情感如何被權力體系運用,並與記憶、意識與身份交織。

本次新北市美術館駐村計畫,她以「勞動——聲音——娛樂」為主題,探討聲音如何同時成為情感與身體勞動,並追問「工具化的聲音」的歷史與當下。新北的工業發展呈現勞動與娛樂、紀律與慰藉的張力:工廠口令與機械聲響使身體進入「同步化」的紀律,而伴隨勞動而起的娛樂產業,則透過歌唱與陪伴營造慰藉,卻同樣隱含權力與資本規訓,揭示「自由」既是修辭與操演,也是生成新親密與團結的可能。

她將研究林摶秋1950–60年代的電影,並以「同步配音」與「模仿」為方法,連結原始模仿聲音行為與當代語言誘惑策略。最終,她邀請聲優參與,於現場聲音與延遲回放的錯位之中,揭示政治權力、冷戰宣傳與私人情感之間的裂縫,引導觀眾在多聲道環境裡體驗自由與親密的複雜性。


莎拉・烏哈杜(Sara OUHADDOU)

莎拉・烏哈杜(Sara OUHADDOU)



莎拉・烏哈杜(Sara Ouhaddou)是位於摩洛哥和法國兩地往來生活與工作的藝術家。她出生於法國的摩洛哥家庭,這種雙重文化的背景在她的作品持續地展開對話。她試圖在傳統藝術形式與當代藝術語言間取得平衡,並在創作中將被遺忘的文化延續(cultural continuities)賦予新的觀看視野。她經常以現地創作的方式,基於與社群、工藝家及研究者之間的相遇進行創作,同時探索文化遺址與相關物件。她的每件作品都是充滿學習與知識交流的計畫,訴說著私密而又普世的故事。



莎拉將以長期發展的創作計畫為基礎,延伸至以陶藝傳統與歷史聞名的鶯歌地區。她的創作經常與工藝師及其社群進行深度交流,反思在當代社會因觀光市場需求,被化約為勞動生產的傳統工藝被忽視的哲學思考,並發展出抵抗種種失衡的協作方法。

近十年間,藝術家最初與摩洛哥當地的陶藝、刺繡與編織等工藝師合作,亦逐步將其視野延伸至日本陶器與刺繡、義大利木雕與法國玻璃等領域,從中發現日本工藝技術中的符號與記號方式,與摩洛哥當地的傳統具有某種相似性。這也使藝術家開始思考:在地理上看似遙遠的亞洲與北非地區,是否能透過與當地社群的對話與合作,深入理解傳統工藝在歷史流轉中的複雜脈絡,及人類長久以來在工藝創造中的共同特質。


2025「新美駐地」|開放工作室
2025 NTCAM Residency | Open Studio

|駐地藝術家|陳庭榕、莎拉・烏哈杜(Sara OUHADDOU)

|指導單位|文化部、新北市政府
|主辦單位|新北市美術館

——————————————

2025「新美駐地」|公眾活動「聆聽時間」
2025 NTCAM Residency | Public Event: Dubbing the Nation

|藝術家|陳庭榕
|配音演員|李涵菲、馮友薇

|指導單位|文化部、新北市政府
|主辦單位|新北市美術館
|系統贊助|基隼系統科技有限公司

「新美駐地」開放工作室

活動日期

2025-10-04 - 2025-10-05

參加人數

不限

費用

0

活動地點

新北市美術館 – 新美聚所

適合對象

一般民眾

活動類別

多元類型

場次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