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做城市的美術館,挖掘並再定義「地方」——賴香伶、林秋芳對談

前言:近年美術館遍地開花,藝文館舍更走出場館,深入地方,挖掘民間文化藴藏的藝匠妙筆;看見職人如何以執著的眼神,造出飽含生活況味的工藝。新美館顧問――賴香伶專欄,每期與專家對談美術館議題,本期邀請臺南市美術館館長林秋芳,一同分享城市美術館如何挖掘一座城市的「在地性」,又如何成為地方民藝的轉譯者,讓常民文化以別具一格的姿態走進美術館裡,不只面向更多觀眾,更開創其在當代的可能性。

圖說:賴香伶與林秋芳兩人針對美術館如何挖掘民間藝術進行對談。


新美館(以下簡稱新):想請兩位與我們分享,美術館如何挖掘、轉譯民間藝術,並透過策展表現「在地性」?

林秋芳(以下簡稱林):南美館所在的臺南市不只是全國古蹟密度最高的城市,也因為座落眾多廟宇而有「眾神之都」之稱。而在這些歷史悠久的寺廟背後,是一位位製作交趾陶、刺繡、剪黏、彩繪等民間藝術的廟宇匠師。這些匠師中不乏技藝最高超,至臻藝術水準的民間藝術家也是南美館珍貴的策展養分之一。而當傳統廟堂進入新的藝術廟堂後,我們如何提高展覽的精神性?如何接引眾生,讓新的觀眾走進來?這中間的文化轉譯與方法便是美術館的任務。

在這個部份,南美館從美術館的角度,需要論述這些民間工藝在臺南的重要性為何?有哪些觀看亮點?為什麼值得觀眾走進美術館裡?舉例而言,介紹府城知名畫師潘春源和潘麗水父子時,我們不只介紹其技法、派別,更重視他們所在的時空環境,和他們在家族之間的對應,甚至表現出父親傳給兒子的技藝心法,美術館得把這些精神性的內容提煉出來。

另一方面,我們也結合最新科技,或是邀請觀眾打開五感,以嶄新的身體感知親近傳統藝術。像是讓他們走在展間時,透過特別的音樂製作,便能聽見廟門拉開的聲音,感受音樂人為這個主題特別打造的作品。


賴香伶(以下簡稱賴):剛剛館長談到臺南是「眾神之都」,廟宇工藝提供南美館重要的文化養分;新北市可說是臺灣的縮影,地景和文化的異質多元是最大的特色。作為臺灣幅員最大的城市,新北市也是有山有海的「山海之都」,更有許多從東南亞和臺灣中、南部各城市遷移過來的人口,是全臺最大的移民城市。如此複雜的自然地景與人口組成,造就這座城市多元的社會面貌、經濟產業及常民文化。大家熟悉的新北九份黃金博物館、坪林茶業博物館、鶯歌陶瓷博物館、八里的十三行博物館或淡水古蹟博物館等,便是由在地經濟發展所逐漸形成,或區域文化地景相關的地方場館。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過去新北市與臺北市之間存在「前店後廠」的關係,新北市作為製造業、加工業的大本營,以其密集的製造技術、豐沛的創作能量,和首都臺北協力扮演著「前店後廠」的生產基地角色。同時,在90年代中期,舊稱臺北縣的新北市也因相對邊陲的位置,曾經是臺灣前衛實驗藝術萌發的現場。也因此,這座城市常表現出一種藍領的美學和激進的精神。同時,它作為移民的落腳處,也是「過渡」的、是「移動」的。這些背景體現在日常生活中,孕育出跟其他城市很不一樣的在地文化特質。如何把這座產業城市的複雜性轉化為自己的養分,並由跨文化途徑和跨媒介的方式去呈現,便是城市美術館的重要任務。目前新北市美術館籌備處正進行關於民間藝術和常民文化的研究,首先將由臺北的在地踏查調研開始,並由歷史軸線、城市發展進程和當代的視角討論常民文化如何滋養當代藝術,現代城市發展如何塑造文化景觀。

賴:近年許多地方城市美術館,都在梳理當地的美術史。臺灣不大,如何討論在地才不至於限縮於行政區域的劃分,避免過於碎片化的區域意識?

林:我會放在歷史的脈絡中,透過典藏、策展論述來講「地方」。舉例而言,因為現在的嘉義市跟臺南市,在日治時期時都隸屬於「臺南州」,所以畫家陳澄波在自己所處的時代裡就是臺南人。如果南美館要做陳澄波的畫展,我會放在這樣的歷史縱深來看,擴大區域的範圍,而不單單從現在的行政區畫來談。

賴:我非常同意「在地性」不該用行政治理的概念來劃分。對我來說,「在地性」更是一種文化的概念,這些文化都是多年生活累積所形成的底蘊,很難用行政區域來切分。就像剛剛說到,日治時期時,嘉義市跟臺南市都屬於臺南洲,臺北市跟新北市過去也都是臺北州,更遑論臺北市在地理位置上被新北市所包圍,很多藝術家穿越其間生活和工作。而在全球化浪潮下,人們因為工作的關係,居住地不斷移動,「地方」的概念也是流動的,移地如何影響在地?對於地方性的觀察應超越地理的定義,從更寬廣多元的角度來討論。


新:最後想請兩位分享,近年國際上有哪些城市美術館,特別令人印象深刻?

林:我可以分享一下金澤21世紀美術館。江戶時代時統治金澤的大名,織田信長的部將「前田利家」為了不對幕府構成威脅,把財力挹注於發展文化、工藝,沒想到做著做著,就做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如今金澤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為「工藝之都」,具備國際級的觀光號召力。雖然金澤21世紀美術館展覽大多是當代、前衛的藝術策展,所處城市的傳統工藝文化仍是美術館的重要養分,當代美術館坐落在充滿傳統工藝文化的觀光城市,互相帶動城市發展動能,與目前臺南市美術館坐落在臺南古都,充滿傳統建築與工藝的老城區,有極相似之處。臺南市與金澤雙城的互動也相當緊密,積極合作舉辦論壇與交流等。

賴:相對於以結合工藝文化和當代藝術的金澤21世紀美術館,我想分享2022年才開館的韓國的蔚山市立美術館。韓國政府於2019年提出活化振興韓國文化品牌的文化政策,投注大力資源興建美術館,除了位於首都的大型現當代美術館紛紛於各地成立分館之外,也創辦了不少城市美術館,蔚山市立美術館便是其一。蔚山市位於韓國東南部,鄰近釜山市,是由昔日的小漁村發展成為重要的工業城市,目前列名韓國十大城市,著名的「現代汽車」總部即在蔚山市。蔚山市立美術館的定位呼應著科技工業城市的發展前景,聚焦於新媒體藝術和數位科技,期許成為一座面向未來的美術館,因此開館至今便有重要的數位媒體和科技藝術典藏,比如收藏有知名國際媒體藝術大師白南準的重要作品和紀錄片。他們在策展的同時,也積極推動數位藝術和生活的結合,帶領民眾瞭解這個科技的時代。這座城市美術館對於所處城市的挖掘與呼應,連動時代文化,並表達對於未來社會發展的關注和思考,非常值得參考。

圖說: 賴香伶現為獨立策展人、美術館營運顧問,期待美術館能成為地方民藝的轉譯者。

圖說:現任臺南市美術館館長林秋芳,在本次對談中挖掘城市的「在地性」。

  • 文字:郭慧
    攝影:Emma

2024|5月號
專欄/做城市的美術館,挖掘並再定義「地方」——賴香伶、林秋芳對談



分享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