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館面向多元時代,持續走出場館、深入社區與校園,向外擴散,對民眾展開生活圓周的藝術探索;向下紮根,以對話推進全齡藝術教育,持續創造新夥伴關係,帶來更豐富的想像力。新美館顧問——賴香伶專欄,每期與專家對談美術館議題,本期邀請臺北市立美術館教育服務組組長熊思婷,一同暢聊藝術教育現場第一線的經驗與觀察,觀看藝術場館與觀眾之間如何對話互動,創造一個參與民眾生活的美術館。
賴香伶顧問(以下簡稱賴):因應目前新北市美術館的籌備過程,這一期的美術館議題對話,希望能談論美術館如何拓展新夥伴關係,社群關係,透過不同規模的主題活動,發展新的社群連結、養成新的觀眾。
回顧博物館和社會的連結發展,早在六〇年代就有業界人士開始倡議博物館要突破同溫層,走出白盒子空間,面向大眾與公眾。而在 1980 年代「新博物館學」改革思潮與行動,揚棄了以「物」為本,也就是以物件的典藏、展覽、詮釋與保存為主軸的傳統觀點。新博物館學提倡以「人」作為首要考量,這種以人為本的思維轉向,重新審視了博物館或美術館在社會中的作用,重視多元的社群關係與在地連結。
博物館作為一種具有包容性的公共空間,衍生的社會實踐與影響力相當關鍵,現今博物館已是展現文化公民權的重要場域。我們觀察到關於平權、賦權的理念以及協作、共創的工作方法,已經廣泛地體現於藝術教育現場。本次即邀請台北市立美術館教育服務組熊思婷組長,與我們分享開館 40 年的北美館在藝術教育推廣的專業累積,以及她身處第一線執行端的經驗與看法。
熊思婷組長(以下簡稱熊):我本身所在的「教育推廣組」,在前幾年更名為「教育服務組」,點出了在教育推廣之外,美術館同時需要顧及在面對觀眾時的現場服務面向。從過去到現在的國內外博物館/美術館觀眾研究可以知道,專業(學術)、教育、休憩、社交、消費等功能,在近幾年有慢慢鬆動;以往美術館被視為非正式教育(informal education)的場域,而近來「教育」已逐步被「學習」、「參與」取代,這些較為中性,但強調觀眾主動介入活動的詞彙,來描述觀眾進到美術館場域的相關行為。同時,隨著資訊透明與民主化,人們已經將參與美術館作為一種日常生活,再以自身的知識體系來回應美術館這個場域,加上面對 Z 世代觀眾,美術館更傾向提供更多元、跨域的展覽與公眾活動。面對今日已更加分眾的內容與形式,在執行端「跨域」的合作也愈來愈重要。
賴:的確,對於 Z 世代而言,美術館已不僅是吸收新知或參與藝文活動的特殊地點,我常觀察到許多年輕的民眾已經能夠自由地將美術館參觀行為連動自己的生活方式,而非配合進入美術館設定好的活動場景中,更像是一種日常生活的安排和體驗,於是,美術館對於觀眾行為的了解與生活層面的連結、社會動態的呼應,就變得越來越重要。我知道北美館特別重視觀眾研究的工作,多年來一直和學院有持續性的合作。
熊:是的,北美館每一年都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合作進行觀眾研究,至今已累積約六年的數據(被疫情中斷一年),我認為這是最務實基礎、但也最有效應用於美術館運營的參考研究。除疫情前後對於美術館療癒功能的提問外,可以透過這些年的調查,針對觀眾輪廓與年齡層、消費力、滿意度等的變化,這些都對我們很有幫助。我們能對於自己的目標觀眾「投放」適切的計畫與活動,同時也對於非美術館觀眾可以有策略上的調整。
賴:我覺得對於觀眾的「投其所好」絕不能是目的,而是一種推展的方法,包括其中依然需要有重要的價值分享,這個途徑才會成功。而觀眾的參與或者說社群的關係,其實是一種變動的過程,呼應到美術館在面對不同的觀眾取向,活動設計如何去因應變化,甚或是與觀眾共同成長。其中,美術館或博物館走出白盒子,擴大自身的服務和影響力,進而尋找到不同的夥伴、建立不同的社群關係,近年來在台灣許多博物館或美術館都有多元的良好實踐,比如北美館的「街事美術館」便是一個很特別的案例。
熊:北美館自 2019 年首度試行「街事美術館」;街事美術館的概念來自「皆是美術館」,是一個以打造「區」的美術館與推廣社區藝術教育計畫,從創作課程出發,最終以發展各區的展示為成果。在社區內發生、針對樂齡觀眾的工作坊,基本上與北美館內的創作課程略有不同;這幾年觀眾研究顯示,參觀美術館超過 55 歲以上的觀眾佔比大約為 8 至 10%,相對其他年齡層人數較少,因此街事美術館工作坊的創作形式和設計,會更明顯的因應參與觀眾的特質,發展出更為不同的當代藝術跨域創作內容。以 2022 年北大同區街事美術館(臺北孔子廟)的工作坊當作例子,帶領者藝術家程仁珮,從大成殿屋簷上鴟鴞的意象、祭孔食物的特殊寓意出發,先讓民眾完成文字紀錄(文件),接著以食物雕塑呼應「吉祥」、「智慧」,再進入小攝影棚拍下一張照片。參與的樂齡觀眾就曾經分享:「現在我在家裡煮菜也會特別重視擺盤喔。」與當代藝術家合作的工作坊,能為樂齡觀眾帶來很多超常想像和趣味。
賴:這種把街頭巷尾的故事用不同創作形式來呈現,北美館的做法結合了典藏品的推廣和在地互動,這也是一種拓展不同族群受眾的途徑。而所謂拓展,並不只是帶著典藏品走出去而已,更是關於建立新觀眾、創造新的社群關係,以及開發來自不同專業的跨域新夥伴。我們也觀察到,在跨域共學、協作共創已成為當今美術館重要的學習和參與方式,美術館如何開發新的異業合作夥伴,如何形塑合作的共識和執行的方法?
熊:為了讓身心障礙觀眾能無礙的參觀美術館、紓展心緒和增加美感經驗,2013 年起北美館固定於每月第 4 個星期六舉辦「午後聽賞」(針對聽障人士),也會不定期舉辦無障礙團體導覽,服務失智症、智能障礙、亞斯伯格症、漸凍人等團體觀眾。今年度與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合作社會處方箋專案「星期一美術館」,針對輕中度失智症患者及其照護者,提供系列的藝術導賞活動。社會處方箋是一種非醫療的介入(non-medical interventions),一個提供病患的治療方案,美術館逐漸意識到自己在社會上的角色從平權、文化近用、共融、生活素質建立,到重視、照顧個體與群體之心理健康,是目前(或說全球疫情之後)更為突顯的功能之一。
由於涉及到專業的醫療層面,不僅針對志工進行導覽與對話的相關培訓,教育人員自身也需額外進修,同時活動現場都有專業心理師跟個案管理師隨時在側協助,讓被照顧與照顧者都能感到安全安心。每組參與者都是由患者本人及其照顧者組成,全長 1.5 小時的活動時間,由一位主要教育人員擔任導覽員角色,他們會在 4-5 幅作品前進行對話,最後的拍照時間,美術館會將照片即時印出,並請他們將照片黏貼於「星期一美術館」小卡並加註日期;這個安排除了強化參與者們對此次美術館參觀的印象,同時也讓照顧者與患者日後能有更多共同回憶的佐證(失智患者可能會遺失相關回憶)。
賴:這些年北美館針對於不同的社群量身訂做新的方案或計畫,就妳的觀察,是否有看到美術館的功能跟角色出現轉變?
熊:分齡分眾的藝術教育推廣,是目前的策略,而如何觀察或判斷分眾的公眾活動內涵,如何提出有效的策略,就是要在實務之中累積。我認為當代藝術是最接近今日觀眾的,藝術家所提出的看法,或他們觀察事情的角度,都能與觀眾產生共鳴。我們在籌劃延伸活動與兒藝中心教育計畫經常會以此出發,有時候藝術家天馬行空的想像和觀點,往往更直指核心。
北美館為現當代美術館,目前並無常設展區,每年須針對約 18-20 檔特展,規劃活動內容與對象。這個挑戰對內也對外,教育人員要盡可能熟悉展覽脈絡和作品,對於參與者也要做足功課,尤其是溝通技巧和臨場應對,能視每場次的不同狀況,彈性調整過程和內容。對我來說,這是美術館教育推廣最有趣(也最逼人)的挑戰。
賴:從臺北市立美術館的案例,我們也可以看到美術館針對不同社群量身打造的展覽手法,美術館關注不同的社群,尤其近年對平權意識更為敏銳,無論是對新住民、性別、族群、年齡世代等,更強調「賦權」這個行動。新北市美術館於籌備階段透過當代藝術的參與和學習,發展館校合作以及社區共創等計畫,積極建構多元社群關係。於此,當代藝術作為一種表達和溝通的媒介,如何在民眾的現實生活中產生意義、呈現價值,呼應社會現實的脈動,這將會是新型態美術館不斷探索的重要課題。
賴香伶/現為獨立策展人、美術館營運顧問。美國堪薩斯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喬治華盛頓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曾任上海外灘美術館館長、臺北當代藝術館館長,空總當代文化實驗場執行長,並曾於臺北市立美術館與國立臺灣美術館擔任策展人。目前亦擔任新北市美術館籌備處執行顧問、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與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董事。
熊思婷/現任臺北市立美術館教育服務組組長,英國萊斯特大學博物館學碩士,大學主修藝術教育;在投身美術館教育工作之前,曾於學校、兒童美學雜誌、私人博物館、藝文基金會等單位工作;熱愛藝術與美術館,喜歡留意每個設計用來與觀眾溝通的細節。
採訪撰稿|劉亞涵
2023|10月號
專欄/從神壇走入日常,美術館的社群與夥伴關係——賴香伶、熊思婷對談
分享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