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封面圖片提供|攝影師:吳景騰;單位:文訊雜誌社)
韓國藝術家 Lee Juhyung 曾在布魯塞爾中央火車站的廣場前,做過《不在那裡,在那邊》(C’est pas là, c’est par là)這件作品,作品使用繩索布置成一個類似立體的網狀空間,然後讓觀眾順著線頭找源頭是綁在何處。這個結合裝置與表演的活動,從傍晚在現場開始布置時,就已是演出的一部分,最後當所有繩索都被捲成線圈,Lee Juhyung 把它們集中起來,於現場燒掉,這個作品最後就有了一個儀式化的效果。
邀請發表這個作品的單位,是布魯塞爾的城市信號藝術節(SIGNAL Festival),這個藝術節致力於透過在公共空間進行各種藝術活動,來凸顯與討論城市議題。我以看到,城市信號藝術節的許多節目,都帶有關係美學(Relational Aesthetics)的特色。這些作品的焦點,並非只是想創造一個熱門的打卡景點,而是發展成一種改變人與人之間關係的機制。
城市信號藝術節(圖片來源:Shadster |talk | contribs)
城市信號藝術節(圖片來源:Computational Designer |talk | contribs)
自從德國社會學家哈柏瑪斯於六〇年代發表了《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一書後,「公共領域」這個名詞逐漸在藝術界發酵,甚至取代了七〇年代盛行的環境劇場,因為後者只是將戶外空間當作表演的舞台與背景,最後發展出現在比較流行的用語——公共空間展演(performance in public space)。所謂的公共空間展演,不是指單純在公共空間的表演,而是要求公共空間必須扮演公共領域的角色,介入空間背後所反映的社會關係,將中性的公共空間轉化成民眾可以展示對公共議題態度的反思空間。
我可以舉一個想像的例子,來協助大家了解「藝術如何將公共空間轉化成公共領域」。城市信號藝術節曾邀過一個作品叫《搬運橘子的人》(the oranges' carrier),藝術家羅賓∙波拜(Robin Pourbaix)推著一攤橘子到街上分給行人,邀請這些人加入他的遊行行列,而要參加遊行的人則得戴上長相跟波拜一樣面具——這是模仿了比利時傳統的班什狂歡節(Carnaval de Binche)。近期在台灣引發討論的行人地獄議題,如果有人也採用了類似的手法,卻是戴上了天使的面具,集體在某個十字路口發橘子及遊行。這個充滿天使的夢幻意象,勢必會引發很多注目與討論,也讓大家認真思考(不論是觀者或意外參與遊行的人),我們到底需要一個什麼樣的行人天堂。
重點是,這是一股轉化的力量,是在創造一種具有能動性的藝術事件。既然是事件,就必須有超越日常生活的力量,只是有時光是依靠裝置是不夠的。畢竟裝置的能動性有限,如果能再搭配人的主動性,轉化的力量就可以擴散。這也說明了,為何在公共空間進行具有關係美學模式的藝術事件,總是傾向將表演與裝置結合。像英國車站之屋劇團(Station House Opera),他們的作品《城市骨牌》(Dominoes)將整個城市當作裝置的活動空間,安排了穿梭在街區與室內空間的大型骨牌。這個骨牌活動需要全城的人一起參與及配合,一旦骨牌演出開始進行,整個城市便進入騷動,而這個藝術事件讓他們對原有城市的空間體驗變得不再一樣。
拜網路之賜,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公共空間展演,運用了新的科技來協助觀眾使用新媒材,建立各種新關係(這也是當代人在日常生活已習慣的互動模式)。曾經來台北藝術節演出的里米尼紀錄劇團《遙感城市》,讓觀眾在城市漫遊的過程中,主動建立新的群體,比如有一段是大家經過某個巷弄,耳機中傳來指令,「如果你贊成同婚就靠右邊走,反對就靠左邊走,並試著說服對面的人加入你這邊。」
這種公共空間展演的臨時性,帶有一種節慶的氣氛,能因應當下社會議題與氣氛去做新的回應,並年年更新。這或許比固定做一個長期放置、卻很容易最後被行人忽略的公共藝術,更能發揮藝術應該發揮的效果,就是對生活與世界提出問題,讓我們看到原本沒看到的事物。法國的南特就充分發揮了這種公共空間的藝術事件,每年暑假展開的城市空間藝術節「南特之旅」(Voyage à Nantes),透過塗在地上的明顯綠色指標,帶領觀眾漫遊這些為不同公共空間特別設計的作品,整個城市真的就在這兩個月間,轉化成無牆美術館。
如果沒有事件的轉化力量,公共空間的藝術品就是一個打卡景點。但藝術不該只是成為一個打卡景點,這是每一位在公共空間創作的藝術家,都應該要去不斷追問自己的事。
耿一偉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戲劇顧問,台北藝術大學與台灣藝術大學戲劇系兼任助理教授,目前為 2023-24 台南藝術節策展人。曾任臺北藝術節藝術總監(2012-17),桃園鐵玫瑰藝術節策展人(2018-2023)。著有《文化領導力的80個關鍵字》、《故事創作Tips》等,譯有《劇場與城市》、《給菲莉絲的情書》等。獲頒「德台友誼獎章」與「法國藝術與文學騎士勳章」。
- 撰稿|耿一偉(獨立策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