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跨域與延展,想像一座新的美術館——賴香伶、蘇瑤華對談

編按:一座新的美術館,將為地方帶來什麼樣的改變?新美館顧問——賴香伶專欄,每期與專家對談美術館議題,逢四月新美館開園,本期邀請蘇瑤華從新北看向世界,拋出美術館與地域的對話。借鏡他國與在地案例,激發美術館初生之前的想像與期待——可能是全民共創,可能是科技引導體驗,可能是多方資源串連。試著讓每個個體經驗成為場域的一部分,引起跨越國界的共鳴,觸發變化,拓展藝術的嶄新疆界。

新美館編輯部(以下簡稱新):想請兩位與我們聊聊,從臺灣放眼全球,你們心中優秀的全民美術館案例為何?

賴香伶顧問(以下簡稱賴):臺灣在本世紀進入第二波公立美術館興建風潮,城市美術館有如雨後春筍般接續開辦。新北市是臺灣地理幅員最大,人口組成最為多元的大城市,即將迎來首座大型的現當代美術館,大家都十分期待。美術館如何與時俱進,為地方城市帶來活力和能量,如何改變日常生活,觸發變化?今天很開心和好朋友蘇瑤華老師聊聊對於美術館的想像。

到美術館享受藝術、體驗創意已經是當代生活的日常。自 21 世紀以來全球開辦了許多新型態美術館,我覺得剛開館一年的香港西九文化區Mplus(M+) 便是全民參與藝術的好案例。我曾參與過M+籌備階段的部分活動,觀察到他們非常重視館舍發展定位和視覺形象的相應性。M+的定位的是立基香港,面向世界,在美術館的不同籌備階段逐項開展不同任務。如在籌備初期,為關注在地文脈,培養未來觀眾,持續規畫了幾項展覽活動,以複合式手法去談在地故事和城市現代化的過程。他們的策展思維重視感受及分享。

其中一項線上策展 《探索霓虹》,號召民眾主動記錄香港最常見的視覺符號——霓虹燈,由民眾拍攝日常生活場景,以投稿上傳霓虹影像的方式,分享城市景觀、生命經驗、和日常記憶,在集體的印象中一起完成出這個由全民共同創作的展覽。全球觀眾透過網站看見這個線上展覽時,不只接觸到香港的視覺印象,更可以了解它背後所呈現的城市歷史、社會現象和製作工藝等。

去年M+開館即推出《此地彼方》展覽,可以看到他們如何呈現從個人到集體的歷史,從生活場域到城市空間的發展,以創作、物件、產業等多元向度,重啟對在地的了解和想像。談到地方,常見太強調訊息與知識的作法,反而會忽略了最重要的「人」的因素,這個展覽即是將在地的人、事、物以視覺文化點線面地呈現。這兩個展覽案例都呈現出對於人與地方的關係連結的重視,鼓勵民眾的自發性參與、共創和分享。在這裡,藝術成為凝聚和再創造的最佳媒介,美術館更是激發文化再生和提供創意體驗的關鍵樞紐。

長期以來,瑤華老師對線上策展、民眾參與也有許多思索,我想我們可以聽她談談。

蘇瑤華副教授(以下簡稱蘇):M+的線上策展使全民參與的門檻更低,我一直覺得展覽的「數位化」是較少被提及的。談到全民參與,我想起有百年歷史的美國紐約布魯克林美術館,疫情之前我看了一個法國的藝術家展覽《JR: Chronicles》。不只是不只是依時序展出JR歷年的創作計畫,編年的時間年輪延展到展出地點,紐約的此時此地,他其中有一件作品,是跟布魯克林的市民共同做成的,展覽直觀表現出核心,不是用論述說出來的。什麼叫做「在地」?其實我覺得,無論做法,當藝術家「在場」,就可以衍生出這個「在地性」。

另個是美國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裡的「Gallery One」。過往的數位化方式是,觀眾可使用互動牆撈取典藏資料,但這樣對於文物仍只是斷裂、片面的認識。其後館方重整推出 ArtLense Gallery,目的是以多重互動科技裝置,讓民眾與典藏品發展豐富的關聯性,進而產生興趣及理解,例如邀請民眾擺出作品姿勢,揣摩藝術家的創作視角;透過揮動肢體,在螢幕上解密展品的細節。剛開始長輩志工很難接受這麼先進前衛的博物館,但卻吸引更多年輕族群進來,擴展受眾的同時也創造了世代之間對話的契機。

或者看向近期教育部《藝起來尋美》計畫媒合嘉美館和玉山國中合作,校方透過自由的「走讀」活動設計,把孩子去家樂福的路徑延伸到嘉美館,讓孩子透過探索的方式,發展出自己的地圖。讓大家最終可以進到美術館來,並且把它變成一種生活化的對話、與美術館切身建立關係。

而這案例也提醒合作的重要性,臺灣有各式各樣的機制,各界也都在尋求跨界的可能性。假設大家的目標相似,像這樣的館校合作就是串連不同資源,可能是錢、人才,或空間,建立了夥伴關係,就可能拓寬彼此的專業領域,觸及更廣的受眾。

新:作為市立公家館舍,新北市美術館座落在三鶯地區,未來將立基地方,面向國際。在美術館的開始籌備階段,兩位認為,美術館如何以「複合性」打開街廓?

蘇:美術館並不只是一個美術的展演櫥窗,不是保存文物、做工作坊的地方,它不斷翻新界線,有更多種可能性。在當代社會,美術館甚至可以是生活的所在。社交聚會,選購禮物,很多」人去美術館,不見得知道展覽在展什麼,但就為享受場館的氛圍,體驗、選品、慢活這種「複合性」奠基在美術館的本質,基於本質所創造的「結合點」。

賴:瑤華老師所說的結合點,讓我想起臺灣美術館與民眾對話的方式也改變了不少。1980 年代的北美館、高美館,美術館承擔的角色像是教育場所的延伸,一個知識性的空間。四十年後,知識無所不在,大家更重視的是「人」本身,許多美術館期許自己成為「市民的客廳」,意圖讓市民自在穿梭,讓場館、藝術成為市民日常的一部分,也是一種「複合性的存在」,不再只有知識的傳遞,社教的功能,更是生活的場域、創意的環境。

新:兩位認為新美館如何在當代爬梳與定位出自己的價値?

蘇:像剛剛香伶老師所說,美術館的客廳打開了、延伸性更高了,每個新的美術館,都是一個 New Frontier,據我所知,可能很多大學生不見得知道鶯歌是什麼樣的地方,當年輕人、甚至外國人透過新北美來認識新北,他有機會落地到這裡,就有可能與這個地的活動、文化、人產生關係。

其實此刻所有美術館都在思考自身的改變,不管是邀請更多人來、擾動地方、或連結藝術社群,但以新北美目前的高度與關注度來說,有沒有可能發更宏大的願?是否可以不只是觸發的「催化劑」,而是成為引發改變的「載體」,甚至成為帶動改變的角色,一個可以更直接的讓事情變得不一樣的新的地方?

賴:是啊,我想這是很值得期待的。其實看新美館應該有兩個層次,一個是在新北市的城市藝術文化網絡的重要節點,透過當代藝術跨域的包容和延展,以視覺文化銜接生活,用協作、串連的方式,連接跨域館際合作。然而,我覺得更重要的是另一個層次,新北市美術館作為藝術新生地,新場域,應能夠一方面能承續90年代曾在此迸發的前衛實驗精神,同時,美術館也須積極展望未來,提出新的價值、視野和作法,必須能夠反映時代趨勢和社會脈動。我所信仰的美術館不能只是一個漂亮的美術館,尤其現在這樣動盪的時代,美術館的社會責任是不能迴避的課題。以人為本不能只是口號,必須落實對於人本和平權的核心價值,承擔責任、實踐多樣化的可能性,才有可能成為一個真正全民的、共融的美術館,也才有機會促進社會質變。

賴香伶/現為獨立策展人、美術館營運顧問。美國堪薩斯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美國華盛頓特區喬治華盛頓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曾任上海外灘美術館創館館長、臺北當代藝術館館長,空總當代文化實驗場執行長,並曾於臺北市立美術館與國立臺灣美術館擔任策展人。目前亦擔任新北市美術館籌備處執行顧問、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與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董事。

蘇瑤華/國立臺灣師範⼤學美術研究所博⼠,現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副教授,師大美術館籌備處執行長。曾任視盟理事長、⽂化部部長辦公室專⾨委員、亞洲大學現代美術館副館長、寶藏巖國際藝術村總監、臺北國際藝術村總監、富邦藝術基⾦會總幹事、忠泰建築⽂化藝術基⾦會董事等,並擔任公共藝術審議委員、公共藝術執⾏⼩組及美術館/博物館諮詢委員。

  • 採訪撰稿|金得心

2023|4月號
專欄/跨域與延展,想像一座新的美術館——賴香伶、蘇瑤華對談



分享於